按关键词阅读:
抗美援朝战争 , 交战双方是 , 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中国 , 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 战前从账面看 , 双方实力差距巨大 , 但结果呢 , 我军主力从丹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三年后 , 打到三八线 , 逼迫强大的美军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 。
可以说 , 我们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 从此 , 我们这个古老大国又站了起来 。 而在二战中被打趴下的日本 , 得益于地缘 , 成了美国在远东地区对朝鲜半岛用兵的后勤基地 , 被美国扶持 , 这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很快恢复 , 乃至后来快速崛起腾飞 。
说到这 , 本篇的问题来了 ,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 , 中国国力更强 , 日本国力较弱 , 可为什么是日本赢了 , 中国战败了?而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 中美国力相差悬殊 , 可偏偏最后却是中国胜利了呢?
好 , 下面就让我分别结合两次战争的始末 , 简要梳理 , 分别从三个方面 , 做出对比 。 并最后加以战后影响和意义 。 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回答以上问题 。
3.甲午风云
一. 中国毫无准备 , 仓促应战 。 日本蓄谋已久 , 突然偷袭 。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半岛爆发了农民起义 , 史称东学党起义 。 朝鲜当局无力镇压 , 只好找旁边的好大哥——清王朝求助派兵帮忙 。 这时的日本 , 通过明治维新改革 , 感觉这回自己实力真行了 , 决心和中国再较量一次 , 和中国争夺亚洲老大的位置 , 于是精心策划 , 秘密准备 。
再看大清这边 , 经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 看起来也很强大 , 至少在亚洲是绝对霸主 。 另外 , 这时候 , 慈禧太后已退居二线 , 把领导国家的大权交给了年轻的光绪皇帝 。 而年轻气盛的光绪皇帝 , 刚刚亲政 , 自然急于表现 , 正好赶上朝鲜半岛事发 , 一拍脑门就决定出手了 。
于是中日两军 , 在朝鲜不期而遇 , 但因为日本早有预谋 , 所以对中国军队先下手为强 。 清军吃了暗亏 , 彻底激怒了光绪皇帝 , 因为在光绪皇帝看来 , 日本不过是蕞尔小邦 , 千年以来一直被中国压制 , 现在居然胆敢在自己的任期上犯浑 , 那怎么行!
光绪皇帝立即命令李鸿章 , 出动当时中国的海军主力——北洋水师 , 护送大清陆军精锐向朝鲜增兵 。 向日本全面开战 , 意图好好教训一下日本这个昔日的小老弟 。
而日本方面 , 对北洋水师早有研究 , 也动员海军主力——联合舰队 , 到北洋水师的增兵航线上 , 设伏待战 。
就这样 , 中日双方的海军主力 , 就在今天的出产丹东黄蚬子的海域 , 打了一场对赌国运的海战 , 史称大东沟海战 。 著名的邓世昌 , 就在此战殉国 。
二. 以一人敌一国 。
大东沟海战结果是中国海军惨败 , 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 , 只好把北洋水师剩余军舰 , 全部撤回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海军基地 , 将黄海的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 。 日军乘势攻克辽宁大连旅顺要塞 , 剑指渤海 , 直接威胁大清首都北京 。
这让光绪皇帝慌了神 , 一时是继续和日本死战 , 还是讲和 , 犹豫不决 , 拿不定主意 。
而在皇帝身边的高层权臣 , 同时也是李鸿章的政敌——翁同龢 , 正好看足了李鸿章的笑话 。 因为和日本作战的北洋水师和陆军 , 都是李鸿章一手筹建的部队 , 甚至可以说 , 上到高级军官北洋水师首长——丁汝昌 , 下到每个士兵水手 , 都是李鸿章的私人嫡系 。
所以 , 以翁同龢为首的“政治公知” , 开始给北洋水师的官兵造谣泼脏水 , 说风凉话 , 把战败的原因统统怪罪于李鸿章和其部下 。
至于其他和李鸿章政见不合者 , 更能落井下石 。 日军很快在山东登陆 , 包围刘公岛 , 意图全歼北洋水师 。 而当时的山东地方军队长官 , 因为和李鸿章有旧怨 , 竟瞪眼看着北洋水师被日军围攻 , 就是不出一兵一卒 , 见死不救 。
此外 , 除了北洋水师 , 当时在中国南方海域 , 还有实力逊色北洋水师的另一支中国海军舰队——南洋水师 。 但因为当时南洋水师的首长 , 是李鸿章的政坛对手——张之洞 。 所以 , 南洋水师也按兵不动 , 没有增援北洋水师 。
稿源:(定焦专家号)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5b10642020.html
标题:朝鲜半岛|一个肿瘤患者的地理新发现之二:风吹稻花香两岸,枪打豺狼酒迎朋(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