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面对疼痛不要“苦熬强忍”
疼痛常见四大误区
目前,慢性疼痛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很多人认为,疼痛没什么好办法,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还有人虽然知道医院里有疼痛科,但觉得也就是给开点止疼药,治标不治本 。种种观念误区,使得我国疼痛领域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
事实上,慢性疼痛是种疾病,它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焦虑、失眠、忧郁、易怒、人格变化甚至自杀倾向 。而且,出现疼痛,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意味着某个部位出现了病变 。疼痛常见以下四大误区 。
误区一:疼痛能忍则忍,在无法忍受时才需要治疗
疼痛千万不能一忍再忍,一旦出现症状,就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慢性疼痛更应被视为一种疾病来看待 。
1.疼痛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导致睡眠紊乱、焦虑、烦躁,同时对各项治疗的配合度下降 。
2.持续的疼痛刺激能够引起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后,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感觉阈值降低,使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也会大大增加疼痛治疗的难度 。
3.术后患者若疼痛控制不良,影响术后快速康复 。尤其是骨科关节术后,患者害怕疼痛而拒绝康复锻炼,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
4.疼痛患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因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和功能锻炼,会增加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风险,造成恶性循环 。
误区二:疼痛不是病,不用治
1.疼痛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高血压继发的头痛、分娩痛等,也可以是疾病——疼痛性疾病,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腰背痛等 。
2.急性疼痛多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而慢性疼痛大多数是一种疾病状态 。急性疼痛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以对症治疗为主;而慢性疼痛除了需要对症,还需针对疼痛病因和发病机制综合治疗 。
3.对于急性疼痛,往往是机体发生损伤或者病变的信号,务必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 。对于慢性疼痛,会恶化、易化和泛化,造成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影响睡眠、生活质量和心理 。
误区三:“打封闭”治标不治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1.“打封闭”即封闭疗法,是把局部麻醉药或者少量激素类药物注射入痛点、关节囊等组织内 。局部麻醉药可以起到快速镇痛的作用,局部少量激素可以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所以封闭疗法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的效果 。
2.封闭疗法使用的是局部麻醉药,不是阿片类药物,一般不会上瘾,虽然长期、反复、大剂量使用激素可能会出现依赖性及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但封闭疗法每次使用的激素剂量较小,无须过分担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3.2017年发布的《糖皮质激素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说明硬膜外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中,中长效糖皮质激素的使用6个月内不超过3次,短效不超过5次;关节腔内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3个月1次,最长可连续2年 。
误区四:镇痛药物副作用很多,所以尽量不用
1.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多种类别,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
2.非甾体抗炎药的确会存在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及危及生命的胃肠穿孔和出血 。有相应高危因素的患者,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若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注意监测血常规、大便潜血等,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师 。
3.镇痛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仅与药物特性有关,与个人体质、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以及是否具有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也有关,因此,在选择镇痛药物时,需与医生沟通患者平时的健康状况,伴有的疾病和服用的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目前某些镇痛药物也开展了基因检测来预测患者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稿源:(皖江晚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3c333H020.html
标题:皖江晚报|面对疼痛不要“苦熬强忍” 疼痛常见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