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从师生到恋人,瞿秋白36岁英勇就义,34岁杨之华终生未再嫁
本文插图
1924年11月27、28、29日 , 上海《****》连续刊登了三则"启事"引发热议 , "启事"的热度不亚于今天的热搜 。 三则"启事"内容被大大的刊登在报纸上 。
第一则的内容是"杨之华沈剑龙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 , 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
第二则刊登的是"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 , 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
第三则阐述的是沈瞿两人的关系"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 , 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
三则"启事"惹人热议的原因不仅是事件中的人物是公众熟知的名人 , 更是因为"启事"内容的"劲爆" 。 瞿秋白杨之华沈剑龙三人的三角恋关系 , 一时在上海疯狂传播 。
本文插图
瞿秋白 , 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 因为父亲生性淡泊 , 对家业没有追求 , 使得原本还算富裕的瞿家只能日渐衰落 , 年纪轻轻的瞿秋白靠亲戚接济 , 无奈地和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的知识的渴望 , 努力学习之余还打工来维持生计 。 困顿的生活没有对瞿秋白造成过多的影响 , 不屈的灵魂指引着他前进 。
心地善良的亲戚心疼瞿秋白 , 资助他出国留学 , 这让他有机会感受西方先进的文化 , 形成进步的观念 。 早年的生活经历让他早早明白了穷困人家生活的不易 , 这也成为他日后为百姓服务 , 参加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 。
瞿秋白还参加了五四运动 , 伟大革命的力量和同龄人激情的热血鼓舞着他 , 让他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 他决心投入到革命中去 , 用教育来解放当时的中国 。
文化育人救天下 , 他先后担任大学的助教 , 丰富的学识又让他受到革命党人陈独秀的赏识 , 他随后跟随陈独秀到莫斯科交流无产阶级革命文化 , 担当陈独秀的翻译 。
本文插图
1923年的夏天 , 刚满二十四岁不久的瞿秋白来到上海大学 , 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 他怀揣着理想与信念 , 设想把上大办成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 他在这里实现梦想 , 也在这里找到了想要共度一生的人那个人就是他的学生——杨之华 。
有着极高思想觉悟的杨之华接受了新式教育 , 怀揣着梦想的她远赴上海学习 。 杨之华在 1923年底考入上海大学 , 在这里认识了她深爱的并改变了她人生的男人 , 瞿秋白 。
刚认识对方的时候 , 两人都有各自的家庭 , 杨之华与丈夫沈剑龙更是育有一女 , 所以互相欣赏的两人早先并没有过多男女私情 , 只是纯粹的师生关系 。
情感的转折是瞿秋白的妻子王剑红得了肺病 , 在当时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 , 这几乎是不治之症 , 瞿秋白和王剑红伉俪情深 , 瞿秋白在妻子病重时时时陪伴着她 , 但是瞿秋白的陪伴对王剑红的病情没有起到任何减轻的作用 , 王剑红最终还是早早地离开了瞿秋白 。
本文插图
失去妻子的瞿秋白悲伤难过 , 日渐消瘦的他引发了杨之华的恻隐之心 , 她常常来到瞿秋白的身边 , 安慰失去挚爱而深陷痛苦的老师一来二往 , 温柔善良的杨之华吸引了瞿秋白 , 年轻的女学生抚平了他枯寂的内心 , 慢慢地他逐渐走出痛失爱妻的阴影 , 他向杨之华迈开了第一步 。
而杨之华此时正经历着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 她与丈夫沈剑龙本是大家眼中门当户对的一对爱人 , 但是在上海读书期间两人距离相隔太远 , 杨之华写信回家也经常石沉大海 , 没有音讯 , 还不知从哪传来丈夫经常出入声色场所 , 与多名女子走得很近的消息 。
- 秋雅聊情感|男人一句话,挽救了小家:妈,这个家的女主人是我老婆,不是你
- 秋雅聊情感|用4种方法“富养”孩子的家庭,不但出不了贵子,而且会出败家子
- 情感看官|酷酷拽拽的情话,霸道的说给TA听吧
- 秋雅聊情感|月光族女孩的自述:月薪4000,没有存款,26岁的我不敢结婚
- 妮夏情感|人到中年,走上坡路有三大征兆,一定要坚持下去
- 业松有情天|“要是老人不喜欢你,我也就不喜欢你了”她的回答,让恋人脸红
- 壹号情感|女人的这三处“隐私”,透露着她是否好色,难以隐藏
- 刘德华|《热血合唱团》刘德华演绎师生情 小演员与废柴角色共同成长
- 晓丽说情感|到底是怎样的心态,才会让一个人忽然放弃了发朋友圈?
- 小绵羊情感家|湖人取施罗德,雷霆赚选秀权,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