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人民网丨湖南:2.5万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三湘数千万农民。
从福建南平播下的“思想之种”,到全国绽放的“科技之花”,科技特派员制度惠及数亿农民;
从村民们口中的“土专家”,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大能人”,20年来,科技特派员们始终服务“三农”,初心不改。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2005年,湖南省开启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有2.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为数千万名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支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表示,深化科技精准扶贫,湖南打造成建制、对口帮扶的科技专家服务团,实施对所有县市进行全覆盖,每年深入基层一线扶贫创业的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近5000人。
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科技特派员们如同新一代的“知青”,情系老乡,心系“三农”,让技术在泥土里生长,让笑容在老乡们脸上绽放。
卞建明在武冈挂职期间,在养殖场里进行科技指导。(受访人供图)年华:与“农”相守的半生
从长沙城区到龙山县湾塘乡,500多公里的距离,需跋过苍莽武陵山脉,要涉过湘资沅澧四水。2005年交通状况,清晨出发,抵达便是深夜。
2005年初,湖南首批4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奔赴湘西大山深处,播撒科技致富的“种子”,由此拉开了科技服务“三农”的序幕。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卞建明便是其中一员,他所去的地方,就是龙山县湾塘乡。
对外交通不便,湾塘乡更是连一条乡镇公路都没有,村民们又多是散居在大山之中,一座山上只住着寥寥几户村民。“湾塘乡很多都是南方的‘石头山’,没什么土地,村民们都很勤劳,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
卞建明一到湾塘乡,便是到处调研,对当地产业进行评估,既然吃不了山,那水呢?经过四处走访,卞建明发现了一个水面积为800亩的水库,开发潜力不小。
山泉水质好、水体含氧量高、水交换频繁、常年温度在8℃以上,因有淡水养殖学习的经历,卞建明便给水库找好了发展出路——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市场价当时达到10元/斤。
找准了路子,但老乡们一年辛苦到头,也没存下钱来,鱼苗、饲料让人犯难,市场也没着落。问题不解决,乡亲们就只能过着“老日子”。于是,卞建明便引进一家水产品企业,鱼苗、饲料、收购全由企业负责,村民则是出力和管理。
“老乡们开始认为我们读书人只会耍嘴皮子,产业是肯定搞不成的。”卞建明说,但在当年春节前夕,参与养殖的村民们都收到了2000元的“大红包”。“开好了头,后面就好做了。后来不少人专门从城里跑来买鱼。”
2007年,卞建明从龙山县离任,派往下一个市州。但在卞建明心里,这段“跋山涉水”的回忆,却是十分珍贵。“我们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晚上才能回乡政府,村民们就打着火把送我。”
山路难行,但卞建明举着火把,一路歌声,一路笑语。两年的时光,卞建明走遍了湾塘乡的16个自然村。离开前,土家族同胞们送的鞋垫、米酒等特产,塞满了卞建明的行囊。
稿源:(人民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83563.html
标题:人民网丨湖南:2.5万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三湘数千万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