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罗琪获取的奖状
开始读书后,罗琪成了罗家长辈们眼中全能型的“学霸”:跑步第一名;文化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两名,数学计算机能力竞赛特等奖、“雅思”好少年、故事大王、学习标兵、词语小达人。。。。。。。。。。
罗琪班主任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对罗琪评价很高,爱学习、很自律。自习时间,经常看到他安静地坐在位子上看书,是班里为数不多的能“坐得住”的男孩子。今年9月开学,罗琪刚被推举为体育委员,体育王老师觉得他很好学,会为了喊好口令特地来讨教,“他是那种有些调皮,但能收得住的男孩子”。
在汇城上筑,罗琪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女孩童敏(化名)。两人从一年级开始同班,每天结伴上学,雷打不动。总是罗琪走到童敏住的单元楼下,喊“童敏,童敏”。
这一天也不例外。
11月5日,罗琪如平日一般,回家吃中餐。饭间,他告诉爸妈,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又考了班上前三。罗父说,慢慢吃,成绩重要,身体更重要。
13点27分左右,罗琪吃完中饭,下楼向童敏所住的5栋走去。
拒绝服药的“武疯子”
冯小华,198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市滑县的一个偏远农村。事发时,身高1米8,体重200余斤。
他生命里的前19年,精神方面无异样,直到2008年。
这一年秋季,读高三寄宿的冯小华突然电话给在家务农的母亲,希望母亲能来学校把自己接回去,因为班上两个同学打架,双方都希望他出面证明是对方先动手,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亲随后赶往学校,经班主任证实,冯小华向母亲讲述的事子虚乌有。母亲追问冯小华,他说晚上睡不着,耳朵里时而有“知了声”,时而“有人和他说话”。
班主任告诉冯小华母亲,孩子最近老一个人发呆,上课走神,建议带回去看医生。
此后,在北京工地打工的父亲冯益赶回老家,带着冯小华去治疗“耳鸣”。先是到了滑县县城一个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后转到临近的延津县某卫生院治疗。
2009年,冯小华身体出现好转,来到父亲所在的北京工地打工。在起初的几个月里,儿子打工很卖力,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交给父亲保管。
一次偶然机会,冯益听到工地同事私下议论其儿子“脑袋有问题”。儿子坚称自己无病,冯益不放心,带儿子回到了家乡。
回家后,经人介绍,冯家拿出了家里积蓄12万元作为礼金和婚庆开支,给儿子娶了一个本县的姑娘。起初,两人关系融洽,一年后矛盾开始产生。夫妻经常吵架,甚至动手。闹得最凶的一次,儿媳住回了娘家。
冯小华去岳母家接妻子,却独自回了家。回家后,要么把自己关在房间喃喃自语,要么就独自出门。每次都被冯益骑摩托车找回。
谈到儿媳,冯益不悦,“结婚花了12万元,连摩托车都是买的3800元的,结婚证没有打,在冯家住了一年就回去了。”
儿媳每次来冯家取物件回娘家,冯益总躲出门。后来,儿媳不再来了,冯小华再一次变得不正常。冯益夫妇介绍,2010年冯小华两次在河南省一家精神病医院就诊,一次4个月,一次2个月。这一次,冯益知道儿子得的病叫“精神分裂症”,并不是“耳鸣”。
稿源:(澎湃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85108.html
标题:9岁男童遇害案嫌犯作案动机 嫌犯称“要保护好宝剑”(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