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西洞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12月6日,《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生态宜居常德”再添法制保障。
由河流湖泊涵养的湿地系“地球之肾”。常德豪拥湿地19万多公顷,占国土面积十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常德累计投入200多亿元“补肾”,打好生态补水、污染控制、生态恢复等组合拳给湿地“康养”。2018年10月,常德荣耀上榜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环境有没有向好,水鸟的身影最说明问题。汉寿县西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5万多亩欧美黑杨全被“清理门户”后,日益受到候鸟青睐,候鸟大军今年过了3万只。11月26日,杜家毫目睹了候鸟云集的场景后勉励道:“不仅要鸟多、鱼多、草多,还要让湖区百姓腰包里的钱多,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朗州(常德古称)司马刘禹锡曾这样描绘洞庭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然而,自然环境变迁、人类过度干扰,如白银盘的洞庭湖染上了沉疴。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中部崛起多了一个支撑点。常德不断平衡江湖关系,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湘、资、沅、澧汇洞庭奔长江,如果说“一湖四水”如湖南血脉,那么洞庭湖和沅澧“一湖两水”,则是源头活水滋养常德。没有保护的发展一定走不长远,护水治水破题,既利于常德永续发展,也是“一湖四水”生态战场上义不容辞的“常德责任”。常德坚持问题导向,划定了3300多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国土面积的18.2%,多个专项行动以最强力量、最大力度,对沅澧两水四岸、环洞庭湖区域实行最严保护。与大湖修好,洞庭之西、沅澧尾闾的西湖管理区,一把牧草催生出“乳业小镇、草业公园”,风吹草低现牛羊,南方滨湖草原梦渐入佳境。
头顶长江、腰缠沅澧,扼守洞庭西大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常德,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守护好一江碧水”,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秀美富饶,体现了“常德担当”。
桃花流水还洞庭以清波、送长江以清流,生态好才是真的好。常德生态宜居答卷越发漂亮,垫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1600年前,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胜境,令人无不向往,“梦里桃花源”情结一直在人们的心头萦绕。
如今,“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赋予“桃花源”新内涵,山好水好、宜居宜业,有座佳城在水一方,紧跟时代步伐扬帆破浪,初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模样,理想与现实从来没有如此完美地联结。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
稿源:( 红网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96729.html
标题:常德|湖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座城市趟出一条新路(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