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楼市分类调控来了,这个城市率先松绑限购!
《大消息!楼市分类调控来了,这个城市率先松绑限购!》,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购房者观看楼盘沙盘,在进行买房咨询。
兰州成首个松绑限购城市
2018年楼市分类调控的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实,兰州成2016年9月30日开启的新一轮调控以来的首个松绑限购城市。
1月5日晚间,兰州市发文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限购区域取消限购社保、纳税证明,但同时加码实施限售,需满3年才可出售。
日前,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2018年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
为落实上述有关工作要求,1月5日晚间,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实行住房限售措施,并于2018年1月8日起正式实施。
兰州市楼市调控政策的通知。截图自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
具体措施上,兰州的上述通知明确,取消了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
兰州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范围内(含高新区、经济区,不包括高新区榆中园区)继续限购,却不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但个人在上述区域内购买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以合同网签时间为准),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登记记簿日期满三年方可上市交易。
同时,兰州市要求,房企要严格执行新房的明码标价、一套一标和“一价清”制度,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房产部门对拒不接受新房价格备案的房业,暂停其网签备案资格。
资料图:在建商品房
对于兰州市出台的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兰州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松绑部分非核心区域限购,对限购的认定进行放松,对炒房依然零容忍,推出限售政策,即在去库存和防投机方面落实新政策。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长谢逸枫表示,兰州新房库存上升较快,市场供大于求,现在调整政策属于完善调控。取消限购社保、纳税证明,限售3年,有利于消化一手房库存。
有更多城市会跟进? 合肥取消限价?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网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的信息,合肥市市物价局、市国土资源局3日在答复民众有关问题时表示,商品房销售价格由开发企业根据开发建设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自主定价,政府价格部门不得核定商品房价格。
同时,两部门还表示,合肥市自2016年11月开始,对市辖区和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含商住用地)实行“限房价、限地价”的土地拍卖方式,要求竞得人办理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价格不得高于区域内2016年10月31日前的同品质、同类型项目最高明码标价备案价格。具体由物价部门会同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落实。但在2016年11月之前出让的居住用地(含商住用地)没有此项规定。
合肥市市物价局、市国土资源局1月3日对民众有关问题的答复。截图自合肥市人民政府网站
谢逸枫称,合肥楼市供小于求,急需补库存,限价影响到新增供应,况且高地价、地王项目将集中上市。现在实质上是完善政策漏洞,有利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供需关系紧张局面。
不过严跃进认为,合肥的表态还不能上升为政策层面,谈不上取消限价,只是对部分购房者疑问的答复,政策不存在松动或调整的可能。但要防范房企和中介机构炒作房价的现象,合肥楼市成长性较好,刚需购房者不应该过分猜测房价的走势。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全国已有110个城市累计发布了250多次调控政策。目前共计超45个城市实施了限购,通过限购、限贷、限涨、限售、限商等措施,2017年全国楼市降温并持续保持平稳。
谢逸枫认为,未来或会有更多城市跟进,调整限购、限价、限贷的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更多
?
员工凑钱搭伙做饭,竟被罚款15万!官方的解释是…?
重大安全漏洞曝光!你的智能手机、电脑都不安全了?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这2个字来源:中国新闻网、
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网责任编辑:邢宇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 ↓
- 好消息,农村的这个大难题人人深恶痛绝,今年国家将帮你解决!
- 动脉粥样硬化分类
- 节后利好消息暴光:三安光电、士兰微、北方华创、至纯科技 鼎龙
- 台风最新消息:台风\"三巴\"今夜将进入我国南海 南海等有狂风暴
- 京东方A(000725)刚曝出重磅利好消息:18年狗年有望鲤鱼跃龙门
- 喜庆!恒大发新年视频,再迎一好消息!
- 紧急!限制房价,加强销售价格监管!各地新政频出,18年楼市大局已
- 重磅消息:浙江GDP首次突破50000万亿元,为大浙江经济打call
- 2018楼市展望:租购并举成重头戏 差别化调控不放松
- 解锁环沪楼市:南通房价时隔5年再破万能否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