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极限直播”拴紧防护绳?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谁来为“极限直播”拴紧防护绳?》,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在利益的驱动下,极限直播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演变成玩命直播,既挑战着人们的感官底线,也折射出直播平台的监管漏洞。





“直播吃饭,月入百万。”这是网络直播兴起之后一些当红主播的真实写照。





为了分得一杯羹,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平台主播,直播由此进入全民时代。但如今,仅靠坐在镜头前吃饭、化妆、唱歌,已经很难吸引受众了。而暴力、色情等吸引眼球的内容,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多次整顿,也被明令禁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直播内容获得网友的关注呢?一些人想出奇招玩起了极限直播。





在利益的驱动下,极限直播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演变成玩命直播,既挑战着人们的感官底线,也折射出直播平台的监管漏洞。





直播爬楼,带来粉丝和商机





穿上轻便的时装,踩上一双运动鞋,化上精致的妆容,拿上架好的自拍杆,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自己,橙子(网名)的日常直播就开始了。





与普通主播不同的是,她的直播地点通常都是几十层高的大厦顶端。除了走路,橙子还会做出一系列危险动作,如在开放的楼顶边缘快跑、前滚翻、跳跃、一只脚悬空站立、上半身探出楼体做仰卧起坐等,整个过程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橙子如履平地,视频另一端的观众却看得心惊肉跳。





橙子是中国较早进行直播拍摄的“爬楼党”之一。创业失败后,她尝试爬楼是“想找到一个重新让自己燃起激情的东西”。随着经验的增加,她开始迷上了这种危险的极限运动,“感觉完全融入这个环境,心里很开阔”。





极限直播给橙子带来了大量人气。仅在美拍一个视频平台上,就拥有25万粉丝,点赞总量超过130万次。粉丝的关注蕴含着商机。除了直播时粉丝的打赏,橙子及其团队还会接到潮牌服饰、电子产品的有偿邀约,在高层建筑楼顶为品牌拍摄广告照片。





同为爬楼爱好者,小源(化名)在美拍、熊猫直播等多家平台上均有注册账号,经常向粉丝展示自己的爬楼影像。小源的观念和大部分人有所不同,“每次爬楼,都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是有血有肉有心跳的”。





小源的主业是为某汽车论坛供稿。后来,为了让帖子在论坛获得更多的热度,小源将自己爬楼拍摄的经历写进车评文章,以“开着车去爬楼”为亮点,赢得了大量粉丝关注。现在,小源会接到一些公司产品的推广业务,内容大部分都与其“爬楼党”的身份有关。





被打赏“杀死”的主播





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虽历经多次整顿和洗牌,到2017年底,视频直播行业依然如火如荼,平台总数超过300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已达到3.43 亿,占网民总体的 45.6%。其中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达到 1.73亿,较2016年底增加 2851万。





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催生出的是互联网的注意力经济。视频主播最主要的目标是获得平台的认可和粉丝的关注,从吸粉中变现和营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一行业,试图从中分一杯羹。不同于以往主要以涉黄内容诱惑观众,记者梳理发现,如今的视频直播乱象主要以各种恶搞、冒险甚至自残等“玩命表演”为主。直播的场景也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大量的户外直播不仅惹出了一些祸事,也让一些主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017年年末,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的吴永宁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某大楼进行高空直播挑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幸坠亡。消息一经曝光,引发社会热议。





据媒体报道,曾练过武术和跑步的他,在玩直播之初,收到的赏金很少超过10元钱。而2017年2月他第一次上传的高空极限挑战视频,为他带来了131.6元的收入。从那以后,他便把网名改成了“极限—咏宁”,高楼凌空成为他新的人生价值实现方式。在其极限挑战做出名气后,赏金、商业合作等也纷至沓来。





一位高空挑战爱好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我觉得网络视频害了他,因为有粉丝打赏之类的。”而曾和他一起进行过高空挑战的童虎表示,他曾救过吴永宁两次,还提醒过不要做太危险的动作。





但吴永宁并没有听进去,坠亡时,年仅26岁。





监管亟待升级





一些网友认为,极限直播“玩的是自己的命”,并不妨碍他人,应允许这类直播的存在。他们“拼自己的命,挣自己的钱”,无可厚非。





另一些人则认为,极限直播存在害人害己的风险,应明令禁止。进行极限直播的人一旦失手砸中人或物,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此外,直播中刺激性的镜头和语言等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孙静认为,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爬楼直播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物业公司对爬楼活动应有所预防,发现后也要及时制止。





直播乱象频发,平台和主播行为亟待监督管理。2016年以来,政府已相继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文件。





“目前已出台文件中,提到了部分直播扰乱社会秩序的内容,但不够具体,因此对很多行为的规范并没有落实。网络直播的管理范围,要根据新情况的出现而调整改变。”孙静说。





直播平台的部分网友也渐趋理性。“极限—咏宁”坠楼事件发生后,大量粉丝在其他爬楼主播的直播弹幕、社交媒体评论区留言,劝告主播“生命只有一次”“收手吧”。而在此之前,很多评论是“主播好厉害”“佩服主播的勇气”“要多多更新”。





坠楼事件后,直播平台纷纷发声,承诺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监管。记者随机下载的一些视频直播平台中,已经无法检索到“极限—咏宁”的账号及视频,甚至如爬楼、极限等与之相关的检索词汇,也都显示为“无内容”。





不过,一些“爬楼党”仍在直播。橙子在媒体曝光之前就知道了同行坠亡的消息,她在此后的直播中提及此事,并向粉丝表示自己“心里有数”,而不听粉丝的劝告。(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