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汪曾祺

和老师沈从文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今天,我们来听一听汪曾祺先生讲述自己的老师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教学故事。



 01 

创作能不能教?怎么教?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橘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晚年沈从文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



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



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晚年沈从文

 02 

写作秘方:真实最重要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



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



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



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



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



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



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03 

如何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



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



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晚年沈从文



 04 

鼓励创作:帮学生发表文章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



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



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往期

精彩

回顾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古文化常识100题,趁着周末自查一遍,做对90道以上的都是学霸!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附有小故事详解实词用法!看一遍就会了

哭了!2018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增加10篇!最难背的是这篇......

衡中/毛坦厂/人大附中三大“神校”学生作息时间曝光!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美女老师最燃演讲走红:人生很贵,请别浪费!学生一定要看

高考语文148分的清华女学霸学习语文的经验,高中生都应该看看!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

|来源:

内容选自汪曾祺著《汪曾祺谈师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08,有删节。转自意林作文

|标签:写作提升 作文素材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高考语文资讯 

ID:

gkyw100

【写作技巧】跟着大师学写作!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这样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