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隐形冠军” 解决好民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现“隐形冠军” 解决好民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原标题:现场|“今天的小创客,明天的独角兽” 解决好民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今年将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和技改力度,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集聚更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多个分组讨论会场,委员们在给市政府强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决心“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发现、培育本市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和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来自市工商联的陈昶委员建议。他在调研时发现,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相关部门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政策的精准度、可操作性有待增强。不少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都未能及时获得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其实,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灵敏。陈昶建议,应该及时关注和支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中的民营企业,“重点解决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今天的小创客,有了技术、品牌和市场,明天可能就是独角兽”。在发现、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和成长性创新性企业方面,相关部门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监管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创造更为公平宽松的环境。





顾张军委员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对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监管方面。他指出,对于新业态虽然要采取审慎监管态度,但并不代表就可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顾张军以共享单车为例,虽然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发展初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当时相关部门后续监管未能及时跟上,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无序投放、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还对公共道路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城市环境面貌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城市的规划和管理需要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统筹性。“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共享汽车的推广力度逐渐加大,对于充电桩以及停车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预计届时将会占用更多的公共空间和资源。”顾张军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关注其后续发展,可以提前预判并及时进行规范和引导,以免出现类似于共享单车的治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