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我们意味着是什么...
栏目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文稿
作者 |
心理科陈博士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理科陈博士(ID:develop0909)
”,以及推荐语:
心理科陈博士致力于传播精准的心理健康知识。
本栏目已在
“喜马拉雅”和“网易云音乐”同步上线
搜索“社工之声”关注~
主播·以爱:
以爱 , 心理咨询师、一线社工、音乐治疗爱好者、基督徒。相信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爱是永不止息。让我们一起用爱让世界不一样。聆听爱。
(戴上耳机,效果更好哦)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
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这便是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住所就无法定居,便不能称之为家。对于家庭而言,猪是财富的象征,是家庭富足的重要体现,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小康生活。由此来看,中国人自古就重视家庭的物质基础,有房住,有肉吃,便是理想的家庭生活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家庭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家的心理意义和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家的心理需求的表达被逐渐外化。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有房住,有肉吃,家有时候却并不幸福。
// 归属感 //
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当我们在一个群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包容和理解时,就会焦虑、胆怯和不安,甚至回避。我们会采用熟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接触,来确认自己的位置,选择一个恰当的模式让自己安全的生存下来,即适应性生存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些策略最早来源于家庭。家庭对儿童需求的顺应和在不同生活事件中稳定的互动模式,逐渐形成归属感。小时候,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把世界解读为安全而接纳的,把自己理解为受欢迎且值得被尊重的;如果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了困难,家庭成员是如何解决和回应的,就逐渐雕刻了我们成年后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模型。
小鹅会把它们出生后第一眼看见的活动物体当做“妈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跟着这个第一眼妈妈。如果超过20小时没有得到照料,小鹅不再会认任何物体为妈妈,变的孤独不合群。动物心理学家洛伦茨把这种现象称为“印刻效应”,几乎在所有哺乳类动物身上都可以发现。人类也一样。
我们出生后倾向与照料者亲近并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的现象称之为“依恋”。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如果,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料者的亲近,婴儿往往会出现疾病,甚至会死掉。
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并不是通过提供喂食来保持的,而是通过母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来建立并维持。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对婴儿的需求回应迟钝或缺失,甚至暴力和虐待,婴儿容易发展出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不安全型的儿童常常会有冷漠复杂的情感,紧张和过分依赖,对他人过分的需求,无法容忍分开;或者回避、孤独、抑郁,不容易形成信任的亲密关系,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自己是不够好的。
我们与照料者(常常是妈妈)的依恋关系质量,逐渐内化至内心世界,形成我们对世界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和习惯的反应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关系会穿越时空,3岁以前我们的依恋类型基本确立,成年以后70%以上是维持不变的。
因此,我们最早的时候依恋谁,谁就是我的家,我们与照料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形成熟悉且安全的基地,即家的归属感。
你是否回味过妈妈的味道,思念过爸爸的怀抱,体验过久别归家的喜悦,和那想回却回不去的乡愁?这就是家,我们出发和回归的地方。
// 分离感 //
成长的实质是一个逐渐远离原生家庭,与过去告别的过程。因此,家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功能是分离感。
最早的分离是我们从妈妈的身体内出来,从恒温且营养丰富的子宫,来到这个变换无常的世界,还需要自己哭泣和表达才能得到回应和食物,一定是不舒服的感觉。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分离,总是不适的,但又是必须的。
慢慢长大后,发现身边还有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还有同学和伙伴。我们通过参与家庭中不同人组合的子系统,逐步过渡到与家庭之外的人建立关系,获得进一步的分离体验,这些都是与妈妈分离体验的延续,分离感在家庭中逐渐形成。
如果一个家庭中,母子关系或者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关系过于紧密,或者其他关系过于紧张,冲突较多,会阻碍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分离感形成受阻,影响孩子的健康。
家庭如何塑造儿童的分离感呢?通过不同子系统的边界,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互动规则,与原先熟悉的互动规则不同的感受,即分离感。
比如,婴儿哭泣,妈妈可能会抱着孩子哄她,或者意识到孩子饿了或者大小便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如果是爸爸,可能也会哄孩子,但是他的方式与妈妈一定会有不同,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即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分离原型,从二元母子关系,过渡到三元或多元的家庭关系。
父亲或家庭中的其他重要他人,是孩子探索母子关系之外的关系的第一站。如果父亲很忙或者缺失,儿童的分离感发展缓慢,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动力就会削弱。此时,母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分离感越来越弱,越发无法启动探索的动力,成长可能受阻。
// 自我性 //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其实,归属感和分离感是二元一体的,当在一段关系中体验到充分的安全和归属时,我们才敢尝试着离开这段关系,去和他人建立关系。儿童与家庭一起成长,如果家庭对的儿童的需求顺应,就把孩子体验为分离的自主区域划上了界限。
家庭通过顺应与分离塑造了我们特定的心理领域与交流领域,即自我性(selfhood)。家庭是归属感和分离感两种要素混合与配伍的场所,是我们对一切事物认同的母体。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归咎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对自己的认同往往来源于我对原生家庭的认同。家,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但不是生命中所有的颜色。
如果我们执着于通过改变原生家庭或他人的态度,来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份执着其实就是与家庭成员或他人在重复着早年的互动模式,没有形成充足的分离感。
我们无需改变底色,也无法改变底色,我们能做的是,理解底色中的自己,尽量加上我们自己的颜色。这不是悲观,是对幸福家庭最大的贡献和真诚。
家,除了遮风挡雨,丰衣足食,还是一个养心的地方。
昨天小客发了一篇文章
在外漂泊的“社工蛙”,过年回家吗...
,看了这篇文章,对“家”我们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家”在你心里意味着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社工之声】在这里,听见社工的声音~
排版编辑 | 蓝天
审核校对 | 柯南
▽▽▽今年送祝福,就送“柿大夫”
- 婚姻之所以痛苦,是我们想的太多
- 曾国藩吃饭时,师爷不到绝不开席,清朝的官员和师爷是什么关系?
- 古代中国那么强大为何不发展殖民?网友霸气回答,我们啥都不缺
- 看看我们历史上三个终结乱世的王朝?其中一个被公认为智障王朝
- 特朗普政府送上的这份新春“大礼”,我们拒收
-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区别?看完你就知道了
- 凤梨和菠萝究竟是什么关系?说说那些外形相似的水果!
- 药物过敏反应是什么原因
- 我们的宇宙可能是虚拟的,也许只是智者开发的一款虚拟游戏而已
- 在距地球700光年的地方,这颗神似“上帝之眼”的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