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阻吸烟者反遭暴打 应为"较真者"撑腰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劝阻吸烟者反遭暴打 应为"较真者"撑腰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近日,多起“劝阻吸烟”的新闻引发网络热议。一方面,多地近年来纷纷加大了治理力度,将控烟上升到法律层面。另一方面,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仍然难以杜绝,甚至屡屡引发冲突。背后究竟有哪些问题?禁烟最后一公里究竟该怎么走?
多地发生“劝阻吸烟引发冲突”事件
北京:女子饭店劝阻吸烟无效拍视频曝光
1月27日,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饭店,一位女士就餐时发现隔壁桌几位食客在抽烟。向店内工作人员反映无果后,这位女士录制视频曝光此事,其间遭到一名男子阻挠。不少网友为这位女士的行为点赞,表示事关健康,应较真到底。
31日,相关部门对涉事饭店立案调查,发现饭店对食客控烟劝阻无效后,未要求其离开或投诉举报,另外,在控烟管理上也存在问题。卫计部门表示,情况属实将处以2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宁波:男子在电梯内劝阻吸烟被打伤
1月31日,发现有人在电梯内吸烟,浙江宁波的张先生第一时间劝阻其灭烟,双方发生争执。不料吸烟男子不仅不听劝,还在出电梯后,用一把钝器打伤了张先生的头和手臂。经医院检查,张先生头部和上臂各有一条长约4厘米的伤口。
随后,张先生向派出所报案。经宁波市首南派出所民警调解,吸烟男子向张先生道歉。
郑州:“医生劝阻吸烟致死”改判无责
2017年5月,河南的医生杨欢在小区电梯内劝阻一名老人吸烟时,引发了争执,随后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事后,老人家属将其告上法庭,索赔40余万元。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杨欢的行为与老人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酌定杨欢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老人家属不服上诉。
今年1月2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杨的劝阻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与老人死亡结果之间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一审判决适用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田某某1.5万元,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法院还表示,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和鼓励,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了死者家属的上诉请求。
各地近年来纷纷出台控烟规定
近年来,人们的戒烟意识不断提升,很多地方也出台了控烟规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开展“无烟城市项目”或无烟立法的城市已达30多个,覆盖了全国20%以上的人口,公共场所吸烟比例也大幅下降。
例如,2015年出台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违者最高将被罚款200元,并明确各单位法人是控烟第一责任人。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北京吸烟人群较《条例》实施前减少了20万。另外,据报道,2017年上海新控烟条例实施三个月后,室内PM2.5平均浓度减少近一半,餐厅吸烟现象从39%降至11%。
公共场所禁烟,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不仅让人们有了拒绝二手烟的权力,也唤醒了许多烟民的意识,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健康。然而必须看到,禁烟工作在取得大量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监管偏软,处罚偏弱等情况。甚至有“管闲事”市民遭到了殴打。究竟谁该站出来为“较真”的市民撑腰?
部分烟民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开展无烟城市项目或无烟立法的城市逐年增多,让人欣喜。但与此同时,在多数烟民都能够遵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一小部分烟民却依然我行我素,对于他人的提示和批评不以为然,甚至大打出手。可以说,如何让这部分烟民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法规,是禁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关乎“控烟”的全局和成败。
很显然,这部分烟民依然我行我素的根源,在于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事实上,许多禁烟的城市都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已经不单单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关乎法律的尊严。执行法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对亵渎法律者,只有依法惩处一条路。
不应让“较真者”孤立无援
在一系列因吸烟而起的恶性事件中,劝阻吸烟者不仅是从自己的健康权益出发,也维护着公共利益,他们的做法值得点赞。有人认为,面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者,他们不必硬碰硬,而应当“智取”。但所谓的“智取”会让公共意识低下的烟民更加有恃无恐、气焰嚣张。
劝阻吸烟者的背后,法律应当雄起,相关部门的监管者应当站出来给他们撑腰。这个社会不应让“较真者”变得聪明和圆滑,而应当让更多人敢于“较真”。这个时代不应当让“较真者”陷入孤立无援的窘迫局面,而应当让“较真”成为大众意识的一部分。
河南“劝烟致死案”的判决,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法律对公共利益的“撑腰”。试想一下,假若二审判决结果依然要求“较真者”承担赔偿义务,人们会从这样的判决结果中得出怎样的结论?我们又该如何鼓励更多的人站出来劝阻公共场所吸烟者呢?
禁烟最后一公里要靠决心取胜
当然,靠劝阻吸烟者直面烟民,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当前,一些地方的禁烟管理,高度依赖宣传手段,在法规的执行层面常常“肌无力”。更有一些地方,把管理责任简单推给经营者,认为“隔山打牛”就能一劳永逸,这是极其错误的意识。
禁烟,不能仅靠群众较真,更要靠监管部门较真。唯有秉承坚持到底的决心,把工作做细,把责任落实,高举戒尺,严格执行,禁烟的这场全民战役才能真正闯过最后一公里。
- 新春美国华人被劝阻贴春联 警察提醒安全因素
- 东莞一初中生为求保护“拜码头”反遭勒索,5个月转走18万
- 求保护不成反遭勒索 初中生5个月被勒索逾18万元
- 最严禁烟令实施近三年 遇到吸烟者敢不敢去劝阻?
- 上海民警1小时内拨出38通电话 成功劝阻26万元电信诈骗
- “劝阻吸烟致猝死”案审判细节曝光
- 女顾客饭店劝阻吸烟,网友:赞!
- 民警劝阻在高速公路上放风筝的小伙子
- 女顾客在饭店劝阻吸烟被骂,她接下来的一番话让网友大赞!
- 男子电梯内劝阻吸烟被打伤 警方调解下吸烟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