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本文根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在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2013年年会上的讲话整理,首载自 未来教育家杂志(ID:wljyjzz)。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文 | 

柳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今天,我们开的是一次校外教育会议。首先,我想提一个问题:校外教育重要吗?如果说不重要,那我们何必花时间和精力来开这个会呢?如果说重要,那何以我们对于这种重要的事情却总有不好抓、抓不好、很难办的困惑呢?

其实校外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政策层面讲都是明晰了的。《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义务教育”一章规定了“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在体制改革部分又强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虽然政策很明确,但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加强领导问题、管理体制问题、经费问题、师资队伍问题,等等。

我想着重讲的是,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都面临着大问题:什么叫“以人为本”?怎样实践“以人为本”?这两个问题,需要讨论,需要认识,需要解决。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学得太苦了,太累了,太死板了!他们缺少愉悦,缺少朝气,缺少活力,在学习过程中,甚至缺少疑问,缺少执著的探究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的勇气。他们在应试压力下生活得十分辛苦,十分无奈。

最近,网上有一首歌,是他们心灵的写照。

《作业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作业滚滚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尤在写作业。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

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

今天还没写作业。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

来世继续写作业。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正在灯下写作业。

……

社会把“考试分数”

(通过文凭转换)

作为进入社会、获得劳动就业岗位的准入证,我们的教育为了炮制那张文凭,则把“应试科目”和“题海”打包成为一个笼子,名字叫“作业”,再把学生一一关进这个笼子里,没完没了地让他们写作业,置他们于“苦海无边,回头无岸”的境地。然后我们又大声质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以考试为本”“以分数为本”,甚至“以死记硬背为本”的教育与“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是相去甚远的。在“应试”的死胡同里奔走,又想人才辈出,与缘木求鱼有什么区别呢!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柳斌

其实,要办好教育并不难,要出人才、出杰出人才也不难,难的是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试问,让“分数”和“文凭”去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不是让道德、能力和贡献去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体制难道是合理的吗?是有生命力的吗?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吗?这种体制的后果不仅是难以产生杰出人才,而且会影响到国民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更严重的将会导致民族素质的下降与社会公德架构的坍塌。

即使急于出人才,那也不能采用“无穷考试”“无限作业”的办法。那是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的办法。正确的办法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要把教育规律提高到不但要遵循而且要敬畏的高度。我认为:唯遵循规律、求真求是者能得到人才,而违背规律、急功近利者将失去人才。

所谓遵循教育规律,扼要地讲:一个是“顺性”,一个是“适需”。成功的人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盲目地给他们设置“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北大学人”“清华学子”,或者其他种种虽然诱人但并不现实的追求目标。教育不是捏泥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教育尤其不能被“考试”和“分数”牵着鼻子走,而必须理性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化讲求的是“顺性适需”,把张三培养成最好的张三,把李四培养成最好的李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最好的他(她)自己。正如台湾游乾桂先生所言:“严格说来,教育的实践并不太难。只要把人放到对的位置就行了。如同禅宗所言‘鱼在水中,鸟在青天’,可是何以我们偏偏要使‘鱼在青天,鸟在水中’呢?”所以,出人才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育人理念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所谓“适需”,其实就是“学有所教”。党的十八大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学有所教”,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任务。这里涉及许多重要研究课题,涉及学习型社会建设问题,涉及终身教育问题,涉及育人模式的重大转换问题,涉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变“教有所学”为“学有所教”等问题。“教有所学”是我教什么,你学什么。“学有所教”是我学什么,你教什么。由“教有所学”转换为“学有所教”,是一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而现在的实际状况却是:他考什么,我教什么,你学什么。这种千校一律、万人一面的模式化、同质化现象,正是制约学校特色发展,制约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当前提高教育质量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校外教育恰恰在适应“学有所教”的转换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教育的功能在于全方位育人。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应当是以学启其智,以德导其行,以爱润其心,以动健其体,以静养其神,以劳强其能,以美修其身,以群广其志,以信立其诚。惟其如此,才能让学习者能够通过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成为一个健全的高素质的公民。

显然,把学生关进“作业笼子”是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务也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要基于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二要基于社会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尤其要基于自然规律解决问题的法则。即:打开笼子,是鸟儿让它飞向天空,是鱼儿让它翔入大海。这就要求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们有时间、有空间、有心情去从事自己爱好的读书、科技、劳动技能、公益事业、社会实践、旅游、野营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不是“作业”出人才,而是活动出人才。

在这方面,上海曾经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上海嘉定浏河营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那是在全国出了名的,为上海市校外教育的发展和上海市素质教育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上海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经验: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我觉得总结得很好,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其内涵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前不久,我看到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的一篇文章,他对于一流人才培养提出了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他认为关键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包括小环境和大环境);第二个观点是:一流创新人才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他认为我们学生最缺的素质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个观点是:因材施教,他强调尤其要给好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去主动学习。

有时,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为什么这样迷恋于、依赖于、或者竟是热衷于考试。是文化基因的原因吗?丹麦学校12岁以下没有成绩单,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天赋,不鼓励比较,不选模范生;以色列17周岁以下不举行统一考试;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没有全国统一高考;美国也没有统一高考,其高校招生参考一个民办学术评估机构(SAT)的考试成绩,一年可以考七次。我们之所以仍然要重复七十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也仍然是为了让孩子们从“无限作业”的困境中走出来,以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解放他们的创造能力啊!

是的,现在是我们遵循《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要求,下决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时候了。让我们创设更好的育人环境,使孩子们能步入社会生活,亲近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要让他们有“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机会;有传递爱心,尊老爱幼的机会;有勤劳节俭,爱家爱国的机会;有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机会;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机会;有触景生情,感慨万端的机会;有倾诉衷肠,声泪俱下的机会;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机会;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乐以忘忧的机会;有知恩图报,感激涕零的机会;有感受相互间同呼吸共命运关系的机会……一句话,让他们成为一个扎根于现实社会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文化自信的、有家国情怀的、实实在在的普通中国人。

那么,杰出人才呢?其实,杰出人才与普通人才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我认为,杰出人才就在十三亿素质很高的国民之中。当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在实干兴邦的道路上,在意气风发地为小康生活,为和谐社会,为美丽中国的理想而奋勇前进的过程中,因探索而生智慧,因实践而出真知的时候,杰出人才就会应运而生,脱颖而出。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辈出、星汉灿烂的局面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推荐阅读

推荐 | 朱永新:城乡教育差在教师和阅读

(留言送签名书)

“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如何给孩子一个不被淘汰的未来?

“我恨了他们30年。”北大留学生何以万字痛诉父母?

“永别了大家!”分数和手机,是压垮学生的最后稻草

李希贵: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