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急救医生:

“一天跑8趟算少的”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越临近春节越忙

连续几天的7级以上西北风、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都浇不熄北京急救中心东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韩鹏达和同事的工作热情,“没办法,过节前是最忙的,越临近春节越忙。”的确,在这个常住人口近2200万、幅员1.641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心脏”,分布着5个“120”急救分中心,而韩鹏达所在的东区分中心,是其中覆盖区域最大的。

地大、人多,工作负担自然就重。韩鹏达解释,春节前的忙,主要来自非急救医疗转运。“很多稳定期的住院病人和家属都希望在家过个团圆年,所以我们要承担起大量院间转运、送患者回家任务。”东区分中心百来号工作人员不得不在这段时间加班加点,大部分车组一天跑8趟算少的,多的要跑12趟。

一忙起来,吃饭就不规律,中午、晚上饿肚子是常态。“过了饭点只能回来再说。实在饿了,就在完成一趟运送任务后在路边随便买点东西路上吃。”韩鹏达说,再饿,他和同事从来不敢哪怕回程路上停下来吃碗面,“毕竟是急救车,停路边影响不好。”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多年练出急脾气

如果说节前是非急救转运任务多、累,那么一到春节期间,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辛苦。“大过节的,不是真急,患者一般不叫救护车。所以,那时候的急救对象病情普遍危重。”韩鹏达介绍,主要包括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猝死、严重烟花爆竹伤等。

两年前除夕的烟花爆竹伤患者让韩鹏达记忆深刻。“那年我孩子刚出生,值班到后半夜想着难得一个康乐大年夜,结果子夜一点接了城东酒仙桥方向的急救任务。”他回忆,当时患者情况很糟,就近医院表示无法接诊。韩鹏达和同事只能把救护车往西开,一路紧急联系沿途医院,直至最终被城西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接诊,“交接完时我一看表,已经早上5点多了。”

除了院前急救,在首善之区工作,韩鹏达和同事还免不了承担些额外任务,包括突发任务保障、大型集会保障等,天安门、故宫、春节庙会……哪里都少不了急救人的身影。到了除夕,还要例行全城巡游保障,确保一旦有突发事故能及时到位。韩鹏达扳指头一算,春节长假1周,中心急救人员的上班时间都是48个小时,加上下班后的保障、救护任务,“基本相当于没有休息。”

因为总是紧急出动应急、急救,工作14年间,韩鹏达从“慢脾气”磨成了“急性子”。比如去体检,医生做心电图时,都是抹一个导电糊、粘一个,再抹再贴。“我看见立马就替人家着急”,韩鹏达说,“在我们这儿,都是一下子全抹了,瞬间全贴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都是让患者第一时间上车,后续各种检查、扎输液针,好多都在车上进行,也是又快又准。”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已没有了节假日概念

韩鹏达已经没有了节假日概念,“正好我家亲戚也比较少,过年也没太多串门‘任务’。家里准备年货也指望不上我,生活方面主要靠‘啃老’。”

这样的日子爱人没意见吗?韩鹏达笑了:“我爱人是‘120’的调度医生。我有多忙,她最清楚,要忙一起忙。”他透露,妻子今年正好赶上除夕夜值班,“我们觉得挺好,至少初一能歇了,年三十白天也能在家。”

“其实过年忙工作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苦,只要能被人理解,就都能挺过去。”韩鹏达说,每年过年,上级领导都会亲自到急救站来给大家煮饺子,轮班一趟回来时,就有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等候……韩鹏达说,跨年往往是在巡游、保障的车上,“零点时,我们会给家人、亲友打个电话拜年,和同车的同事合个影、发个朋友圈,也挺有意思的。”他琢磨,今年北京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指不定巡游重点要放到五环外,那就要离家更远、回家更晚。他可能会在那个时刻更想孩子。

“但现在各急救中心主力都是80后、90后,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呢?”韩鹏达面对的情况在全国急救系统具有普遍性。据了解,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急救系统。作为城市的“生命线”,虽然各地区急救中心(站)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急救人才缺口大、流失严重,像韩鹏达这样的生命“守护神”不得不高负荷工作。这样的可贵付出不仅仅是在春节前后,更贯穿于他们职业生涯的每一刻。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文/健康报采访人员 崔芳

编辑/管仲瑶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健康过大年

探访节前急救医生忙碌生活:“一天跑8趟算少的”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