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之石给我们启迪与思考(一):人与人性化

【编者的话】寒天,渐渐暖了起来。平昌冬奥,进入尾声。竞技场上,仍是奋勇争先。人来人往,却少了新鲜与好奇。2018的平昌之春日渐明丽,2022年的北京之冬令人展望。在平昌,听见,看见,遇见,于是也有了思考之拙见。平昌冬奥,他山之石。

今天起,本报体育部将推出“平昌之石”三部曲。观察平昌冬奥的闪光与不足,或许能给北京冬奥一个更好的未来



平昌之石给我们启迪与思考(一):人与人性化

图说:中国运动员将志愿者亲切称作“雪花牛肉” 网络图



  

踏上陌生的土地,最先让人感觉踏实的,或许就是当地人一个友善的微笑。平昌,确实让人感受“把家归”。



  

“雪花牛肉”,是中国运动员和媒体同行对志愿者的昵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身着统一灰色服装,红色的衣袖和下摆十分显眼。55000片“雪花牛肉”分布在江陵媒体村、平昌主新闻中心,以及各个比赛场所,负责咨询、引导、翻译等协助事务,规模为冬奥历史之最。位于江原道的平昌郡和江陵郡,一个主雪,一个主冰,占地面积不大。乘坐班车穿梭两地,耗时40分钟,在近几届冬奥会中,这绝对算不上“长途跋涉”。从人数上来看,覆盖率已经足够。



平昌之石给我们启迪与思考(一):人与人性化

图说:平昌冬奥会礼仪小姐(东方IC图)





  

人数众多,并且工作时长也有所保证。以主媒体中心为例,服务时间分早晚班,早班是上午9时到下午4时,晚班是下午2时半到晚上10时。志愿者们向世界各地招募。大学毕业2年的李嘉曦就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她以个人身份申请作为冬奥志愿者,服务于江陵媒体村。李嘉曦与其他五名志愿者一同住在海边酒店的一个套间,条件一般。可以说,很多人都是凭着对奥运会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



  

但是,人多,并不代表好办事。除主新闻中心外,无论是赛场还是媒体村,说英语的志愿者少之又少。身体语言,翻译软件,统统用上,还不免惹来南辕北辙的问询结果。还不仅仅是语言的障碍,许多志愿者即便听懂了问题,也会微笑着直接回复:不知道。显然,热情有余,能力却显不足。



平昌之石给我们启迪与思考(一):人与人性化

图说:冬奥赛场里的志愿者(网络图)



  

沟通障碍,不仅只限于人与人之间。在媒体班车和工作人员的班车上,组委会都会贴心地安放电视机转播冬奥比赛,但所有的转播都是韩语解说,连英语字母都没有。而冬奥赛场多生僻项目,若不是有着十足的了解,便只能看个热闹。



  

北京冬奥会,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人,更是专业的、有效的、细致的人,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套人性化的体系。使四海宾客如沐春风固然要紧,同样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得到实实在在的解答。

(新民晚报

特派记者 华心怡)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直接在文章留言,或者回复消息给微信公众号“新民体育”,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请关注新民体育微信——我们的观点与评论,有棱有角。

平昌之石给我们启迪与思考(一):人与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