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来源是平原公子。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


许多人喜欢吹嘘西方古代的封建国王打仗的时候经常披甲上阵,亲自到前方去打仗,以证明西方人的武勇。

其实根本不是回事,西方封建时期的国王,大部分其实就是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国领主、或者是汉末的豪强、唐末的节度使、清末民国时候各地的军阀“大帅”,这些人当然是要亲临战阵的啊,乱世争雄,封建领主的个人武德很重要,你能上马提刀砍人,自然武德充沛的形象就立了起来。

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而这种“君主”,和大一统帝国的“皇帝”是有根本区别的,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大耳、曹阿瞒,都是这种“君主”,说白了,就是个割据一方的封建地主,自己本身就是提刀砍人的出身,砍习惯了,总喜欢把《钢铁雄心》玩成《使命召唤》,家大业大之后还继续亲自砍人,武功再高也容易出意外,像赤壁之败,和夷陵大火,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太冒险,不明智。

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别说从小擅长砍人的刘大耳和曹阿瞒了,就连手格猛虎的孙十万,也曾在合肥阵前御驾亲征,看到张辽上来挑战,还“绰枪欲自战”,我国的封建领主,还是不缺武德的。

中国历史上,比这种级别更高、更喜欢亲自动手的“君主”也不在少数,刘裕北伐,还不是亲自披坚执锐?苻坚南下,还不是亲自跑到长江边?古往今来,战斗在第一线的古代君主不要太多,这其中不但有小封建领主,还有大封建主,大奴隶主,甚至还有大女奴隶主,大女封建主,商朝武丁的老婆妇好,就是自己领军征伐的;隋末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也是自领一军上阵杀敌的。

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到了大一统王朝的“皇帝”这一级,亲自上阵砍人的,就少了,罗马帝国的“皇帝”有几个上阵的?面对广袤的国土、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矛盾、庞大的人民群体,皇帝需要做的事,就是让国家安全、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上阵砍人这种事,还是交给帝国的将军、大小封建主们去做。

“天可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热衷带头砍人的君主了。

打薛仁杲的时候,两军交锋,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骁骑直冲入敌阵当中,与自己的大军里应外合,直杀得对方大溃败,然后,他又“率左右二十余骑追奔”,搞得薛仁杲勇气尽丧,束手投降。

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只带弓箭,由执槊的尉迟恭一人相伴,到敌阵前大喊叫阵。敌人大惊之下,派出数千骑兵来追赶,李世民则一边放箭,一边慢慢撤退,直到把敌军引入己方的埋伏圈,他甚至胆大包天到拿自己当诱饵。

后来与刘黑闼的交战中,李世民再次率精骑从敌阵后发起攻击,对李世绩进行救援,没想到遭到敌军四面合围,情况危急,幸亏尉迟敬德及时杀来,才惊险突围。

西方|皇帝|中国|李世民|国王|上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有人说西方国王上阵杀敌,中国的皇帝却很少披坚执锐?

这位唐朝最著名的大皇帝,年轻的时候可是个类似于“拼命三郎”的主,西方大概找不到如李二这么勇猛不要命、地位又如此尊贵的骑士领主了吧?但这些行为基本集中在“秦王”和“天策上将”时期,称帝之后,他也就御驾亲征过一次高句丽,而且没有上阵砍人。

你看哪怕武德充沛如李世民,当“天策上将”的时候各种带头冲阵,经常被乱箭射翻坐骑,靠着玄甲军和一帮死忠打手护着杀出重围,浑身浴血的架势,确实能够鼓舞人心。但在当了皇帝之后,他还会像个中二少年一样带着玄甲军继续带头冲锋,虽千万人吾往矣吗?这不但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也是对整个国家和老百姓不负责。

而且容易被文人史官诟病,给你扣一定“不务正业,轻涉险地,致社稷黎民于不顾”的大帽子,你看那明朝的宇宙第一大将军明武宗,亲自到边关砍了几个人,不就被文官们扣了几百年的昏君帽子嘛。

而且,太平岁月的大一统国家皇帝,亲自上阵确实是件蠢事,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不但是浪费武将指挥官的才华,还是给对手送肉上门,不信你看武德充沛的明英宗,是怎么在土木堡英勇作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