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来源是谈艺录。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杜月笙|掌故|进士---


对联是中国文化精粹之一,旧时文人墨客常常以对联互赠,或者以对联赠人,或者写对联自况,总之,在客厅或者书房悬挂一幅对联,似乎成了文化阶层的一大标志。

近代上海风云人物杜月笙,他本来不是文人出身,但是在他的客厅里,同样也挂着一幅对联,对联的内容是:

上联:春申门下三千客;下联:小杜城南吃五天。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杜月笙|掌故|进士---

杜月笙|掌故|进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

(杜月笙)

其实这是一幅很有文化含量的对联,其中上联的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君子(战国时,其他国家为了对付强秦,均以养“士”为名养天下广召门客,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之一,据传说他手下有食客三千之多,上联把杜月笙比作春申君,称其交际广泛,搜罗人才。春申君黄歇最讲义气,曾舍命救回国君,这当然也暗喻杜月笙最看重的“讲义气”的品质。

下联中的小杜当然不是指唐代的诗人杜牧,而是把唐代大诗人杜甫(大杜或老杜)的诗句:“时论同归尺五天”句化用,“去天尺五”,是离天很近的意思,因为古代又以天喻帝王,所以,这里的小杜指的是杜月笙自己,恰好也姓杜嘛。当时的上海,杜基本上是土皇帝,再加上他跟当时的民国当权者蒋介石的关系,所以有了这样的对联。不过,如果真的是旧式文人,肯定是不会把这样一幅霸气侧漏、张狂无极的对联放在自己的客厅悬挂的,特别人,做特别事。

再说一幅对联,有一幅对联也耐人寻味:

上联:上勾为老,下勾为考,老考秀才,秀才考到老;下联:二人是天,一人是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杜月笙|掌故|进士---

字面意思好理解,上联分拆了“老”与“老”二字,讲旧时文人为了求取功名往往一生都考不过秀才。下联则分拆了“天”与“大”两字,讲在世间谋事,人情是很重要的。其实上下联合在一起就是说童生考秀才的困难。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科举考试:

杜月笙|掌故|进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

(月旦评浮雕)

科举考试自唐朝正式采用,是国家选用人才的重大进步,之前是靠“月旦评”或名人推举选拔人才,这对于当时来说,当然是极大进步,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各朝代都采用科举考试的制度选拔任用官员,正式录取的人成为进士。不过各个朝代的具体方法和录取的进士人数都不太一样。就是同一个朝代,各次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也不一样,有时多有时少。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举国上下,一次科举,只选十几人,万里挑一也不止。

宋代进士制度有好转,开始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这就大大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平均每次170人左右。但这对于庞大的中国人口基数,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显然还是光宗耀祖的事。

到了元朝自忽必烈1271年建立后并没有采用科举考试制度,直到第四位正式皇帝元仁宗于1311年重新采用科举制度。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平均每次约71人。

明清的科举制度最完善。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各级考试每三年一届。乡试中选称举人,会试中选称贡士,殿试中选称进士。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考中的举人就有就机会当县令、县丞等小官了,这也是著名的《范进中举》之后,范进一下子高兴疯了的原因。按照这样的比例来算,明清两朝每届举人全国约一千人左右,对于要想走上仕途的旧式文人,对于上亿人口来说,接近100万分之一的录取比例,不过,当时的教育条件不好,可能考生要少得多,但仍然可见考取功名的难度。

杜月笙|掌故|进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

(范进中举图)

正是基于此,才有了“老童生”“白发秀才”的现象出现,“老考秀才也成了常态,不过,这种科举制度下,有的考生,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因为年岁较大,刚到任上,就死掉了。比如南宋有个进士叫廖行之的,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培养这个人才所浪费的国家资源,完全浪费掉了。

前边讲对联,曾经谈过一幅包含了方位的对联,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下联: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杜月笙|掌故|进士---

一联之中,上联用尽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下联,用尽了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今天标题里的这幅上联: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

对联掌故:“中国人走南闯北吃东西”对个下联。杜月笙|掌故|进士---

,一个上联中用尽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擅于对对联的大家,来试试吧,比如五行,比如五味等等,是否有入手点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