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来源是语文妙天下。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王朔

把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我已预备好挨板砖。有学问VS没学问,南方人VS北方人,王朔最疯狂最开心的日子,正是钱锺书最走背字儿的光阴。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钱钟书

直到钱锺书驾鹤西去后,王朔照样命名他的《管锥编》为“知道分子”代表作。按王朔的一贯表达,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这两个人分属对立阵营,谁也不挨着谁。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但他们有共同点。两位都是很聪明的人,也不吝于表现这种聪明,所谓“不刻薄不成活”。

两位的小说,至少大家都承认:有趣。夏志清说《围城》是现代最有趣的小说。当代呢?大概王蒙、王朔、王小波,三王各有粉丝,可以来场PK。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王蒙

两人的小说,各有各的有趣处,但论及小说的艺术,钱锺书和王朔有着共同的毛病。

我不反对《围城》是最有趣的小说,但并不能推导出这是一本好小说。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围城》的最大毛病在于“作者上帝化”,执笔的那只手,不仅掌控着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叙事进程,连每段叙事引发出的哲理与结论,都是现成的一大段。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钱锺书果然是《宋诗选注》的不二人选,也有“以议论为诗”的习性。“作者上帝化”的结果,便是“人物木偶化”,《围城》里的角色,几乎全是福斯特所谓“扁平人物”,几句话可以说清其个性。

所以黄蜀芹将这部小说改成电视剧,叙事上毫无问题,难的倒是如何将长篇的议论放进画面中。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王朔同样有这个问题。他倒不喜欢长篇大论,但他显然也是笔下人物的直接领导。

使用第一人称反而好些,毕竟是限制视角,但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更糟糕的是,通篇都是一个人在说话,特别像《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个俗人》这类存心抖机灵的作品,基本就是王朔的单口相声,哪句话安在哪人头上都无所谓,把人物当跟班使唤。

王朔|分子|钱钟书|王蒙|《围城》|两个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王朔:钱钟书顶多算个知道分子

更典型的例子是《我是你爸爸》,马林生几乎是一具不成功爸爸的解剖标本,他的努力,他的难过,他的猥琐,他的梦想,像法院布告一样大白于天下,让这部就题材而言应该是王朔最复杂最细微的作品,味同嚼蜡。

语言,还是语言,语言是一切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