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凝聚:都江堰龙池镇天官节的震后9年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传承与凝聚:都江堰龙池镇天官节的震后9年》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图说:都江堰龙池镇天官节“天官出驾”巡游活动,小女孩骑在父亲肩头看巡游表演。梁大明 摄梁大明摄





中新网成都3月5日电 题:“传承与凝聚”:都江堰龙池镇天官节的震后9年





作者:周夏





晨光从山巅倾泻,初春路边的油菜花吐出嫩黄色新蕊,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响在山谷间炸开来,惊飞一群山鸟,继而喧天的锣鼓声、人群的欢呼声越来越近,沿着都江堰龙池镇中心集市2公里开外的龙池复建路,一列欢天喜地的民俗巡游队伍正浩浩荡荡向镇子走来——这是龙池镇一年一度的天官节“天官出驾”巡游。





图说:震后都江堰龙池镇村庄风貌。马志勇 摄 马志勇 摄





队伍里打头阵的是一艘载着“瘟神”的大纸船,纸扎的“瑞犬”生肖紧随其后,身披金鳞的“巨龙”在女子龙灯队的手中上下挥舞起伏、翻腾,而巡游“主角”们:泥塑的天官、地官、观音、王母、水官则端坐在车中为队伍压阵——





作为一项有400多年历史的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民俗节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举行的天官节,寄托着居民们对新年平安幸福的美好祈愿,是龙池镇一年中最喜庆热闹的盛会。





图说:都江堰龙池镇天官节“天官出驾”巡游队伍中的女子龙灯队。程诚 摄 程诚 摄





2018年节会的主要组织者是上海志愿者程诚,事实上,这也是程诚第九年来到龙池镇负责组织天官节民俗活动。2008年因投身灾后重建志愿工作而来到龙池镇的他,在了解天官节节俗因当地家园受重创而面临无法延续的困境后,便萌生了以民间公益项目的形式保留住天官节的想法。筹款、策划、组织……筹备近半年后,2009年震后第一年天官节如期举行,如是便坚持了9年。





“一方面,精神受创的村民与孩子,需要行之有效的文化娱乐方式进行疏导;另一方面,灾难给天官节造成了文化断层,延续了数百年的特色民俗遗产可能就此失传。”谈及保留住天官节的初心,程诚表示,天官节是龙池镇居民情感传承、精神凝聚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其传承及保护则尤显珍贵。





图说:都江堰龙池镇居民手臂绑着象征福寿安康的红布条参加天官节活动。程诚 摄 程诚 摄





如果不是巡游队伍经过的那一段被特大泥石流冲垮路基的坑洼土路,在写满期待和笑意的龙池镇居民脸上,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历过的巨大苦难,这恰恰是程诚最希望看到的——经历了2008年那场地动山摇大地震以及后续几年来几次重大次生地质灾害的龙池人,正逐渐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





“尽管和震前动辄几万人的规模相比还有差距,但天官节的人气正在恢复中。”龙池镇东岳社区支部书记杨广是土生土长的龙池人,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被家人抱着“滚瘟船”是天官节最欢乐的环节,“从船舱上面抱过去,再从船底抱回来,‘滚’三遍,好耍的很!”





这项习俗的热度至今未渐,不仅小孩子,大人们也争相靠近巡游队伍中的“瘟船”,“哈哈哈”笑着在船底钻来钻去,如此三遍,龙池人相信,“滚”过“瘟船”,来年就能健康、快乐、平安。“震后的天官节民俗活动,的确在龙池镇的文化保护传承、丰富当地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好的作用。”杨广认为。





令程诚尤为欣慰的是,曾经一度在灾难中悲观和恐慌的龙池人,越来越多地被凝聚和鼓舞,并投身到了天官节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天官巡游”活动结束后,支起大圆桌,在自家门前的坝子里,龙池镇云华村会计骆双全一家招待程诚及天官节活动工作人员吃火锅。结识程诚的近10年里,他们家从帐篷搬进了安置板房、再搬进了如今两层楼高三室一厅的安置楼房中,他的大女儿骆冬梅从上海高校毕业后回到龙池镇做幼儿园老师,还让骆双全老两口抱了一个大孙子。





没变的是,骆双全依旧每年都会积极参与到天官节的组织筹备中,据他介绍,自己主要负责活动的后勤物料保障工作。龙池镇本地人马琴也是震后天官节活动的积极份子之一,在她的带领组织下成立了当地的女子龙灯队,在节日巡游队伍中舞龙灯的同时,龙灯队还受邀在都江堰各大节庆活动中“露脸”表演。





作为龙池镇走出的企业家,都江堰金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常年热心资助家乡公益事业,“在记忆当中,天官节是非常盛大而神圣的,甚至超过了春节除夕,是我们孩童时代最渴求的一个节日。”李铁很希望天官节的盛况能在今时重现甚至被超越,“记忆中的节日场景可能模糊了,但来自心灵深处的神圣感却依然深刻,尤其是地震过后,那种情结和文化更需要被传承和光大。”





而对于程诚而言,如今到龙池镇组织天官节活动,更像是一个与龙池当地人的“约定”,“就像回家一样,每年都来看一看大家,看一看龙池的变化。”程诚最关心的还是“传承”:“在今天孩子们的心中植入天官节文化的种子,让志愿精神和情怀永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