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健康摘要: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


正文开始: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自动驾驶技术再一次被推至了风口浪尖!

近日,优步(Uber)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外路测时撞死一行人,这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件。但据调查,录像画面显示,行人从阴影处立即走到马路,不管是任何模式(自动驾驶或真人驾驶),都难以避免碰上。

 

继去年12月北京出台中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规定之后,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进行规范,保障公众交通安全。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起“全球首例”车祸 责任或不在优步

美国亚历桑纳州坦贝市19日发生一辆优步自驾车撞死一名女子的车祸。这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撞死人的交通事故。

舆论普遍认为,这将会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人类是否需要自动驾驶的讨论。支持者表示,自动驾驶技术能够降低车祸发生概率,减少道路交通死亡率,另外让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有机会乘车出行。反对者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安全性无法保障的背景下,不应该过早商用。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然而,据初步调查结果称,责任可能不在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发生时,自驾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但驾驶座位上有人操作。坦贝市警察局长莫伊尔表示经过调查,录像画面显示,行人从阴影处立即走到马路,不管是任何模式(自动驾驶或真人驾驶),都难以避免碰上。

据称,初步来看,在这桩车祸里,优步可能没错。但没有排除可能会起诉Uber自驾车的操作人员。

国内多地出台自动驾驶车路测政策

继去年12月北京出台中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规定之后,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进行规范,保障公众交通安全。其中,深圳出台的文件尚在征求意见阶段。

根据各地规定,自动驾驶路测对车辆和驾驶员有何特殊要求?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呢?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怎样识别测试车辆?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征求意见稿)均要求在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上张贴标识,以便与普通车辆区分清楚。除了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辨识度,部分城市还会对道路的信号、标志、标线等进行改造。

北京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琼表示,就像驾考路段与驾校车一样,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路段和自动驾驶车辆也有具有明确标识。有些道路会进行智能化改造,对自动驾驶提供更好的支持。

什么人能当测试驾驶员?上海规定,测试驾驶员应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无记满12分记录;最近1年内无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等。北京、重庆也提出,测试驾驶员应当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具有三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无酒驾、毒驾经历。

普通人能试乘吗?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均明确提出,不得搭乘与测试无关的人员。其中,上海、深圳提出,测试车辆在测试期间,不得搭载与测试无关的人员或者货物。

发生交通事故谁负责?

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深圳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测试驾驶员、测试主体都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北京提出,测试车辆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测试驾驶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测试主体应向第三方授权机构报备。

重庆规定,测试车辆违反道路交通法规或发生责任交通事故,测试驾驶员、测试主体依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等法定部门的认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上海提出,发生重伤或者死亡事故、车辆或者道路设施毁损等严重交通事故,由国家认可的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机构对测试车辆进行技术鉴定,鉴定费用由测试主体承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鉴定结果进行责任认定,对测试驾驶人和测试主体进行处理。

深圳则拟规定,测试驾驶人或者测试主体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新闻多一点

以包容性监管呵护“互联网+ ”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互联网+”正在渗透到中国的各行各业,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提升各个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个行业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内生性动力。

但是,“互联网+ ”作为新事物,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各种滥用和炒作概念等不良迹象层出不穷。

对于互联网+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李克强总理在3月20日的采访人员会上说,“互联网+”作为新事物,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关键是要趋利避害,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对于“互联网+”,不能怕惹事、图省事,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搞坑蒙拐骗,败坏“互联网+”的声誉,搞抹黑。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细心呵护这一新动能。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被屡次提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这就对政府部门的监管提出新要求,监管也要提高水平、优化升级,更多地进行“包容性监管”。一方面,要严格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严厉打击垄断行为。另一方面,更要呵护新动能的萌发。在引导发展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规范其发展,并进行合理的政策扶持。也就是说,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这要求新时代的政府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让监管手段不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其他人都在看

?全文来了!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经济日报社论:以奋斗的姿态扬帆远航

?Bilingual·Foreign Business|法兰克福技术展亮出未来生活

?经济新风扑面而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

编辑 / 王琳

来源 / 环球时报、中新网等

反转!这起“全球首例”车祸后,有个问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