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地标”当良师益友 学会“享受”历史
《把“文化地标”当良师益友 学会“享受”历史》,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龚学敏。
清明小长假期间,“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活动依然在火热进行中。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回望历史,亲近文化地标,也别有深意。《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是一位深具历史情怀的诗人,他的诗作中显示出对时间、文物、传统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思考。比如,龚学敏最近出版的诗集《纸葵》,就用两首长诗《三星堆》《金沙》,试图“破解”神秘的古蜀王国。
清明时节,人们怀念先辈,追思古人。在龚学敏看来,人类在一定的时间节奏里,追思先辈,就跟孩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一样,是有内在的逻辑和道理的。当下与过去,现代与传统,有内在的延续。现代人有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也跟人性里有传统文化基因在延续有关。“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农耕文明的时代。牧童骑在水牛上,雨中遥指杏花村这样的画面,事实上,现代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人已经没法实地遇到了,但是每次我们读到这首诗,我们还是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的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跟农耕文明是人类的童年有关,还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挖掘、整理历史文化名人,或者历史文化地标,对之进行记录、宣扬,其实都跟文化基因的传承相关。”
在被推荐的文化地标中,各类文物遗址、博物馆是备受瞩目的一类。对于四川境内的历史文化地标,龚学敏提到他最推崇三个地标,正是“三星堆、金沙、武侯祠”。龚学敏说:“这三个地方的历史真物,能凝聚成一种文化气场。像武侯祠,虽然在闹市区,但一走近,你会感觉到,城市的浮华都变淡了,变轻了。而且这样的地方,我觉得哪怕过了一千年以后,要提成都的文化地标,三星堆、金沙、武侯祠,依然是无法被忽略的存在。在我看来,外地人夸奖成都有文化,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三星堆、金沙、武侯祠这样的地方。”
在传统节日里探讨文化地标,也让龚学敏思绪纷飞,“清明节,其实也是跟过去的亲人的一次精神上的‘回望’与‘探访’。一年一次的清明,一年一次的回头,虽然是一种形式感,但是形式感也很重要。形式感是一种心灵的积淀。某种意义上,像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其实相当于是积淀着时间信息的古迹、遗址。当我们在时间的主轴上,迎来某个节日,跟我们了解一个具有历史痕迹的古迹地标,其实是一致的。远古是我们当下没有的,但跟我们有密切联系。平时可能没感觉,但实地到了那个地方,真的迎来了节日那一天,强大的气场,你会感受到。”
随着传统文化逐渐在大众精神生活中升温,龚学敏认为,“作为普通人,也要多储备一些历史知识,具备一些历史感。一个人总要知道自己的来处。在例行的上班下班的日常生活中,能让自己的生命感更丰富。而在外出旅行中,多有一些历史感,也让你不是‘邮差’。”在龚学敏看来,历史不只是知识,更不是沉重的负担,“其实,历史是可以被‘享受’的。比如说,你在武侯祠可以‘享受’三国文化,感受英雄情结的荡气回肠。走近诸葛亮这么一个人物,试图去理解他的智慧,你会感到精神上很愉悦,很舒服。因为人在遇到一个真正高于自己的人,那种心灵的愉悦,跟到了非常美好的地方,感到身心愉悦,道理是一样的。”
“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活动,也让龚学敏积极点赞,“把文化地标,当成你的良师益友,多跟它交流,你会有很多收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 快餐—香酥翅根,学会之后就可以在家做啦,不再担心外面的不卫生
- 好身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练出来的学会其中的技巧才会让你事半功倍
- 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 川香水煮鱼:最正宗的做法,又滑又嫩,看一遍你就能学会!
- 麻婆豆腐最正宗的做法,既开胃又下饭,学会能用一辈子
- 市城市经济学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
- 肉末粉丝学会这样做,我家一周至少要吃2次,每次都要多吃一碗饭
- 学会理性消费 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标配”
- 学会瑜伽断食排毒法,美容又养颜,瘦到90斤!
- 学会怎么分钱?上海这家医院绩效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