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上,8亿人裸露而行
消费者的无奈背后是数据库商业链的繁荣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近日,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就个人信息利用问题发表的观点,一时间引发了众怒,把百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Facebook因“数据泄密门”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作为行业领头者李彦宏依然没有吸取股价暴跌,市值蒸发500亿美元的教训,敢与舆论的风向唱反调。
01
信息成为了一种商品
几年前,我在知乎写作的时候,忽然发现知乎拿我在网站上的内容做了一本电子书,根本没有跟我打招呼。等我去查用户协议,才发现,人家早都埋下了伏笔,任何用户在知乎创作的内容,无条件授权网站使用。
这也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知乎的一个原因。
几乎每个人都接受过骚扰短信、电话和一大推没用的广告邮件,为什么他们认为你会对他们的产品有兴趣?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经被卖了,也许你在健身房的客户单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的时候,对街的那个推销健身器材的老板就有了你的联系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任何可以扩大再生产的系统都会成为资本家手中赚钱的工具,生产者拥有消费者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因此生产者完全可以转卖给其他人实现再生产。然而,贩卖个人信息本来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在经济市场上却可以不受限制的流通起来。
对于数据库时代的资本家本家们来说,你的个人信息就是淘金库。
今年过年期间,支付宝“年度账单”被指窃取用户个人隐私,诱导用户授权芝麻信用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信息。很多人在获取年度账单的时候,下方标有“我同意”的选项已默认勾选,这也意味着允许支付宝收集用户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由于账单首页的“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的几个字特别小,用户很容易忽略掉,会直接默认同意,有律师称该账单有侵犯消费者选择权的嫌疑,而更多普通网友只能无奈称自己“被套路”了,默默认栽。
消费者的无奈背后是数据库商业链的繁荣,通过大数据,人们甚至可以分析出你的个人画像,通过个人画像给你提供更具有个人特征的海量信息。
网页上醒目的广告和宣传标语就如同商业街上悬挂的霓虹灯招牌,各大游戏广告提供的也是符合个人口味的游戏,“理财”推送给有一定资产的用户,“贷款”推送给低活跃用户。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调查过个人银行账户、乘车身份证信息和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
我们对个人隐私开始有一种失控感,商业化造成了所有人的隐私都在被动地增值,这使借助数据库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更加猖獗。如今社会,隐私和信息都已经变成个人私有财产,不论是保护个人安全还是捍卫自身的尊严,人民渴求更严密细致的法律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数据库不应是法律的真空地域。
02
未来的我们必将失去一部分隐私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云计算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出门消费不用带现金,去外地有APP推荐旅游景点,电商平台个性化整点推送商品,我们享受着这一切,同时又深切体会到,数据在无时无刻地跟踪我们地生活,“遮羞布”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丢失了。
然而,普罗大众想要获取便利,真的必须要让出一部分隐私权吗?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边界到底在那里?关于隐私和网络安全的社会问题在大众话题中反复出现,暗示着数据监管的不足和漏洞,督促我们重新对此进行理性思考。
1954年,麦克卢汉和同事组织了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学生们分为四组,使用同样的讲稿,通过讲授、文字稿、电视、广播形式进行传播,事后麦克卢汉发现,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分析情况因传播媒介不同而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以电视为媒介的学生理解最佳,其次为广播,文字稿排在最后。实验表明,不同的媒介会不同程度地调动感知感受,影响受众地感知效果。
基于这个实验结果,麦克卢汉根据受众的感知标准,来解释口头、文字和电子媒介的不同之处。口头文化阶段,人们以声音为载体,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耳朵接受即时信息,并要人立刻做出反应。由于人的信息传递只能在小范围进行,而且每个范围内的个体几乎都拥有等量的信息,出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发现的人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圈子内的所有人,有食物、饮水等资源的发现,集体内部的人也会共享。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感情也是集体化的,因而形成了具有部落特征的封闭社会。
然而,文字符号和印刷传播改变了这一切,文字侧重于视觉形象,打破了声音所具有的时效性。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并“一对多”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范围开始扩大。由于视觉形成了独立的空间,每天阅读不同报纸的人虽然在接收同一个世界的信息,但却会塑造出现截然相反的世界观。视觉形成了独立的空间,因接受的信息不同,个体与集体分离,个人主义和保守隐私的习惯因此扩大,人们开始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边界,部落因此而瓦解。
当今世界,我们正面临重新部落化。
网络传播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手机刺激着人们视觉、听觉,感官的重新平衡消解了个体与集体的界限。
只要打开国际新闻,我们就能知道地球另一边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各种信息时刻轰炸着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但是每个人都好像是当事者,人们在更大范围的重新聚集在一起,更远距离的人与我们共享着同样的信息,私人与外界的边界一步步向后退。
03
大数据时代,我们裸露在目光下
现代人的生活是被网络记录的,当我们带着手机走出家门的时候,GPS导航就开始定位我们走的路线了,如果你在楼下的饭馆用手机支付了一顿饭钱,那大数据就会记录下你的消费记录,精确到地球的经纬度,在几点几分,同时与此共享数据的美食APP开始自动更新你的口味倾向,目的是再下次你打开应用的时候可以推荐更符合你口味的食物。
打开微博热点,最新消息就充斥在整个屏幕中,大到国际纷争,小到老百姓自家发生的小事。哪个明星结婚了,哪个明星出轨了,最近又有什么流行语了,大众第一时间就都能知道。更神奇的是,你压根不认识的网友上午做了什么,你下午就知道了,因为他的朋友圈早就把照片公布给了所有人,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就像和你生活在一个城市。
很难想象信息的繁杂和通讯的快捷在近两年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而人们迅速习惯了这种过量信息的生活方式。
“隐私”一词从字面上理解,“隐”是隐蔽的,指不公开的,“私”是个人的,具有“我”的概念。“隐私”也就是每个人不能公开的一面。然而我们被记录的时候,却可以真切感受到数据库之下根本没有隐私可言,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自己和他人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了。
2017年8月,网信办放出了《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微博、公众号、斗鱼等平台的用户账号都以实名制的形式出现。政策实施后,我们所有人的阅读、点赞、转发都暴露在后台。“你永远不知道对面和你说话的是人还是狗。”已成过去,谁敢再说自己不用再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呢?尤其是在动不动“人肉搜索”的暴力环境下,网络虚拟显得那么脆弱。
虚拟空间不再虚拟,私人空间也不再私人,每个人都在“裸奔“。
李彦宏说的话有一半是对的,我们确实都在互联网上用隐私交换便利、安全或者效率,但另一半说错了,
我们愿意出让隐私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更开放,而是我们对便利安全和效率的渴求,互联网能提供的服务,是我们之前在政府、在公用部门、在银行,从来没有获取过的,相比起“裸奔”的风险,服务缺位的风险我们更承担不起。
作者霍老爷在人际相处、个人管理及成长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文章被收藏数百万次,曾创作数十篇100000+阅读量文章,文章被其他公号转载累计超过上万次,长按文末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这位优质大咖。
区块链入门知识
区块链的三种解释
为什么说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
区块链到底是如何交易的?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说说比特币“挖矿”那些事儿
比特币到底是不是货币?
以太坊与比特币有什么关系?
干货获取方式
Step 1: 长按
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区块链纵横「blockchainzh」”
Step 2:
回复【
干货
】或
【
区块链
】
免费获取区块链资料精选大礼包「包括中文资料和英文资料」
区块链纵横
微信号 :blockchainzh
突破思维瓶颈,纵横区块链新时代!
长按下方图片
点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旗下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与杭州客户签订大
- 晚八点一旦消息被查明证实,中国股市将发生震撼性行情:中国银行
- 泰兴地方海事参与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水上安保
- 西班牙一大学新闻系中国学生占85%,竟留了个假学?
- 未来能改变中美军力差距的三大要害之地
- 中国2019年海上大阅兵:双航母编队是最大看点!
- 中国内地游客去日本人均消费1.4万元 零食开支全球第一
- 中国股市: 周末贸易战爆出一重大利空,警惕大盘或有更惨烈下跌?
- 十年后,中国哪些城市的房子最值钱?
- 美国加息,中国严控外汇流失的2018年还有没有买房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