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鲜: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

李林鲜: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

点击图片查看2018年首批重磅评委名单及报名方式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单,旨在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



2017 年,该全球权威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选,并已公布并首届评选结果。现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正式开设“35岁以下创新35人”中国榜单专栏,以人物报道的形式帮助中文读者了解这些来自中国的新生代科技力量。

李林鲜: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

李林鲜-先锋者

“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



获奖年份:

2017年

年龄:

32 岁



职位: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助理教授

获奖事由:

发现一类人体自身分子的治疗潜力,结合了组合生物材料库、细胞微芯片和高通量筛选,扫清了生物材料研究的临床前限速障碍,加速了新型治疗手段的开发和应用。



经过数百万年的自然演变及优化,生物材料凭借其特殊且天然的结构特性、化学组成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展现出帮助人类征服疾病的巨大潜力,并综合体现了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水平。

尽管其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但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地扫除其中障碍,李林鲜就是其中一员。

李林鲜于2014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他来到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

他的研究结合了组合生物材料库、细胞微芯片和高通量筛选,提出了合成全新结构的生物材料和多个崭新思路,取得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

这些研究工作提供了创新的工具和手段,以加快新型生物材料的开发,从而解决全球范围的医疗卫生挑战。

具体而言,他成功将组合化学方法用于建立结构多样性的生物材料库,并以全新的光化学方法制造细胞微阵列芯片用于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是一种高效的药物筛选方法,可以通过一次实验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药物信息,而李林鲜则建立了新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用于快速筛选安全有效的核酸药物载体。

以信使核酸为例,这一种是不同于作为现代生物制药产业核心的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信使核酸是一种可以指导人体内细胞生产蛋白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例如说,将特定信使核酸送达人体病变部位后,它就像开关一样,可以干扰细胞中合成相应蛋白质的活动。信使核酸被认为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可能完全取代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新型药物。

现阶段来看,信使核酸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是药物递送的效率太低,如何提高药物递送效率也一直是业内热门研究方向之一。李林鲜研发的技术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高效安全的信使核酸载体用作临床治疗

同时他也正在积极推进这些生物材料作为信使核酸药物用于治疗癌症、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家族遗传病。

事实上,生物材料作为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的前沿和重点发展领域,以及整个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已发展为如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李林鲜则认为,自己的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就包括兴趣、想象力和毅力。

而谈起之所以走上医学研究的道路,他说:“时候在医院呆的时间比较多,感受到太多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与疾病斗争的痛苦和无助,所以心里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

下一步,李林鲜希望自己的一部分药物和医疗器械成果能在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

“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切实的帮助病人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尤其是为感染性疾病、癌症和遗传性疾病带来新的有效的解决办法,我用推动技术变革的方式,最终服务于社会”,他说。

-End-



李林鲜: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

李林鲜:打磨攻克疾病的新一代利器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