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

  

恐惧



人生在世,所有的动作无非有两种目的一种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两个都是人的本能。

恐惧

人不是一个无从理性的动物,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然

有原因

我们

虽不能完全确定其中原因,但是毋庸置疑,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必然有股主要的推动力量,这股力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每个层面。可以这么说: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逃避痛苦便是为了追求快乐。

 

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哪一种驱动力比较大?

看过

心理学

的书,心理学家说:

逃避痛苦的驱动力要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驱动力。

 

就好比:

有两个成绩相当的长跑运动员,退伍时一个当了小偷,一个做了警察。小偷知道,如果被警察抓住的话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呢

抓住小偷不仅可以

加薪、

还能

升职

,当他们的体能达到极限,升职,加薪

带来的快乐和体能极限所带来的痛苦相比就显得不那么强烈了;但是小偷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带来的痛苦,他一定会继续往前

跑,直至摆脱警察的追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不一样。

 

恐惧

 

当痛苦与快乐同时出现时,除非痛苦大于快乐,否则人们会选择追求快乐。

当痛苦与痛苦同时出现时,人们会选择较小的痛苦。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假扮电力公司员工做过调查,他们告诉一组用户,通过节约能源,每天能省50美分。另一组用户则被告知,如果不节约能源,每天将损失50美分。统记计节约用电的住户,后者比前者要多出3倍。看到了吧,这个案例中的损失与收益是一样的,但以损失为诱因的方法却增加了3倍的说服力。

 

曾经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对饱受经济萧条之苦的国人说出了这样话:“首先我坚信,唯一会令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它使我们裹足不前。”我把他的话改了一下

唯一会令我们“痛苦”的,是“痛苦”本身

它使我们裹足不前

 

恐惧

 



 

恐惧

我们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还是猛吸,这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不受理智的约束,而是受控于神经系统,这也是逃避痛苦效应的作用。虽然我们都相信做事要凭理智,然而绝大部分人和事都会受控于情绪。



 

我戒烟的事,就是一个逃避痛苦的好例子。

 

我以前也是一名十年的老烟枪,说实话对于这事我也佩服自己,对于烟民同志可能会理解我这份成功,

我是怎样戒烟的?其实我尝试过戒烟,可老是戒不掉,手老是

不住地向烟盒伸去。后来我认识到

,。

 

戒烟仅靠毅力是没有用的。于是每当我想抽烟时,总会刻意地想起烟雾笼罩的房,想起吸烟后口中的异味,想起女朋友紧皱的眉头,想起老爸抽烟几十年后的病体。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离开了香烟的诱惑。

 

事实上,只要能把痛苦或快乐跟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改变自己的想法、情绪或习惯。如果想到吸烟意味着得肺癌,你就不会把吸烟当作快乐了。

 

“逃避恐惧”会让投资新手早早卖出股票,只为保障已到手的利润。同样,它也促使赔本的投资者继续持观望,因为一旦卖出,就意味着赔本买卖噩梦成真了了。因此多数人都不会在这一时刻清仓,这样的结果又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逃避恐惧”,“增强安全感”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需求,让人们对运行良好的常规生活之外的情况感到恐慌焦虑。

 

恐惧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避免危险。但这样的普遍结论个例外:在告诉人们存在危险时,如果不明确地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常微能减免危险,那人们可能会对这条信息“充耳不闻”,或拒绝承认这法危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结果就说服不了人们对此采取行动。

 

心理学家霍华德?菜文索尔和同事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学生高关于破伤风危害的宣传册。其中有些册子有感染破伤风后的示例图片,末的则没有。有的同学被告知注射破伤风疫苗的具体方法,有的则对此一

所知。还有的学生只接受了注射破伤风疫苗的建议,并不知道感染破

有多可怕

 

结果证实,浏览了破伤风感染的示例图片的学生,得知注射破伤风苗的具体途径时,会主动去注射疫苗以降低对该病的恐惧心理。这项发现告诉我们,在提醒他人危害性的同时,告知应当采取的措施非常重要:人们对消除恐惧的方法掌握得越清楚,就越不会在心理上排斥。

 

这条道理也适用于商界。比如,宣传有排忧解难功效的产品或服务时,还应告知消费者具体的使用方法。

如果

一味地向消费者鼓吹产品或服务的有效性,可能会让广告效果恰得其反,让消费者懒于尝试。

 

管制了人们的所言、所思,原因就在于人们害怕失去金钱、失去健康、失去爱情,以及任何人们想努力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