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性

不少同学进入七年级后,都会或多或少感到数学的学习并不像小学那样轻松自如,成绩一下就退步了,而且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似乎减了几分,对数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一个过渡的学习阶段。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第二、学习过程由模仿性向理解创造性转变;第三、学习目标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一)教材的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

小学数学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关键是记住定义、法则,记住每种类型习题的解法,而初中数学主要是以推理为主,关键是理解概念、性质、掌握公式、法则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学习过程由模仿性向理解创造性转变

学习过程的模仿性和理解创造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模仿是低级水平的学习,它为理解提供基础,没有模仿的过程就不可能有理解创造的过程。

在小学,一方面学生年龄较小,智力发育还不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机械记忆能力已相对较强,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爱模仿,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课本上例题数量多,类型较全,学生大部分作业都在课内教师指导下完成,这样学生模仿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升入中学后,课本上的例题减少,且课本上习题数量与类型远远超过例题,硬套例题能解决的问题减少了,且初中数学课的节数比小学要少,这样老师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大多数学问题与习题都要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独立完成解决。

学习过程的飞跃,导致大多数学生数学知识有脱节感,觉得自己跟不上,有的学生上课全部听懂了,而且也记得住,但一到做作业或者考试时,面对数学题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强硬灌输知识。

(三)学习目标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从日常生活及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数量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而中学阶段,则要求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具体问题及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要求学生能理解和学会运用代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概念。

小学阶段,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去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而中学阶段学生在掌握基本几何知识的前提下,要学会证明的过程,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要重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作为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发挥以往教学方式优势的同时,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与创新;家长也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差异性的存在,引导孩子转换学习方式,使孩子更加顺利的适应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从而它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比如,刚入校时语文成绩处于中游,现在要力争上游,进入前十名;上周测验八十分,下周就要争取九十分。只有这样,一个城堡一个城堡的攻克,最终才能达到自己语文学习的理想高峰。

下期预告

4月13日:在新初一的英语路上自信奔跑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性

点击阅读原文,抢报暑假新初一语数外三科!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