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滴滴天猫都玩上了大数据“杀熟”的套路?
点击上方“
CSDN
”,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你被大数据“特别优待”过吗?
3 月 23 日,网友
@Eric Tsui
在网络上晒出了一组图,表示两个人使用滴滴打车软件,从同样的地点出发、同样的目的地,但价格却不同,并直言:滴滴打车利用大数据杀熟。在网约车战火升级之际,这条吐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被竞争对手拿捏指摘。
虽说之后,滴滴出行 CTO 张博即在滴滴内网发帖称,滴滴平台上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很多用户吃了一剂定心丸,但还是
不可避免地
引发了公众对于互联网技术安全的
信任危机:在信息愈发透明的情况下,平台滥用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牟取利益,那么用户的利益谁来保障?无独有偶,这次,天猫也来凑热闹了。近日,网友 @硬嫂-Anita 发文称,天猫也有大数据杀熟了。
来自 @
硬嫂-Anita 的微博
同样是天猫旗舰店里的商品,凭什么给我显示的价格会比别人的多?无疑,这又是一个“杀熟”的把戏。
这些膈应人的“杀熟”事件,将“杀熟”一词再次摆在了公众面前。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在其个人公众号中写到,所谓的“
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以前的“价格歧视”,是商业公司试图对消费者差异定价的行径,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广泛的存在。同样的服务和产品,用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用户,本质上,它迎合了商业公司
利润最大化
的终极目标。十多年前,在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最初时期就出现了某些客户利用大数据“杀熟”,那时受到很大关注的一个事件莫过于“亚马逊杀熟”事件。
2000 年的时候
有一位用户曾曝光,在他删除了浏览器 cookies 后,之前浏览过的 DVD 商品售价从 26.24 美元降到了 22.74 美元。不过,在遭到用户发现并投诉后,亚马逊很快就下线了这一定价机制,并承诺不再进行价格歧视。
那么,大数据杀熟的技术原理究竟是什么?
有数据研究专家认为,通过数据挖掘和算法分析,算出用户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敏感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价格,并不难。《北京日报》也表示,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细分市场都是企业营销的重点。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会借助市场调查和营销,尽可能精确地细分市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鸿沟还在加深和拉大。搜索引擎、电商网站、社交网络、电子邮箱等互联网服务的供应商,会挖掘用户的各方面信息,然后在用户未曾授权或未曾明确知情授权的情况下交换使用。通过数据组合所进行的“用户画像”,将用户描绘得非常精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所揭示的用户特征来操纵用户,十分轻而易举。
讽刺的是,在《谁动了你的数据》一书中提到,最早使用“杀熟”技术的不是企业,反而是哈佛大学等高校——他们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申请人的财力承担极限,至少从部分学生身上收取了比学费均价更高的学费。
说到底,现在的大数据也只是沦为了“杀熟”的工具而已,在一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商家来说,再寻常不过了。
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商家上演的套路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在一些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平台中,经常存在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要贵得多的情况,
拥有较好支付能力的用户在搜索时会看到更多的奢侈类商品等。
同时,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的问题,许多用户遇到过在一个网站搜索或浏览的内容立刻被另一网站进行广告推荐的情况。
还有,在社交网站拥有较多粉丝的“大 V”,在客服人员处理其投诉时会被识别,从而更快、更好地被响
应。甚至还有所谓的“好次掺卖”情况,
对于投诉较少的客户,网站发次品的几率较高,而对于质量较为敏感的客户,网站则发优等品的几率较高......
各种
套路简直防不胜防。
但是,这种涸泽而渔的行为岂不太可笑了吗?
也许短期来看,大数据杀熟确实能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却是透支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凡事需要有个度,根据大数据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推荐或者利用大数据更好地提升企业效率,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跨越了这个度,伤害的就是用户的感情和企业的根本利益。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肝癌为什么手术后咳嗽
- 为什么有的人百吃不胖,你却一吃就胖?五招教你做回易瘦体质!
- 美国版滴滴已经进军网约船、飞机、摩托车了
- 别人的滴滴司机服务分升得快,而你不但升的慢,有时候还被扣分?
- 男生和女生明明互相还喜欢,为什么不愿先联系对方?
- 女人为什么离不开男人?过来人告诉你4个原因!
- 十二星座谁善于逗人开心?十二星座会因为什么而崩溃?
- 女人为什么不愿意对婚前试性说不
- 新干线杀人事件引发深思:日本铁路为什么不安检?
- 陈寅恪为什么讨厌华罗庚?争名夺利恩将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