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伦:《村戏》是上海电影人的一次胜利

《任仲伦:《村戏》是上海电影人的一次胜利》,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影片《村戏》海报





东方网记者解敏5月18日报道:日前,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文学性与新时代艺术电影——电影《村戏》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电影《村戏》改编自贾大山小说,郑大圣执导,上海电影集团出品。影片由《村戏》《花生》《老路》几个短篇整合改编而来。影片曾荣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摄影4项提名。





研讨会上,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回忆起该部电影从立项到整个拍摄过程,完全放弃了所有的商业元素,从黑白影像和到完全业余的演员构成,影片内容的呈现上,完全顺着导演的艺术追求去做。影片从剧本到拍摄完成历时三年多,除了导演郑大圣个人的艺术追求以外,还体现了拍摄团队对生活的尊重。





导演郑大圣回忆,整个剧组拍摄时就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我们所看到的影片中的场景都是真实的场景。“2015年冬天拍摄第一期,就是片子里纯黑白冬天的部分,我们拍了32天,比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半。虽然演员是非职演员,但是他们特别顺手和天才。”“后来隔了半年多,主要是种花生地,等叶子长出来。2016年夏天我们又返回拍了10天的夏天场景。此后不断剪辑修改,大概是历时三年。”





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回忆影片立项过程





任仲伦认表示,这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化以后,真正用心去思考和坚持创作的作品不多。而经过思考和创作还能获得成功的作品更少。《村戏》的成功可以说是上海电影人的一次胜利。上海电影这几年有进步,但同时也顶着各种压力、要求和期盼。《村戏》在2016年出品,到2017年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为上海电影,为上海的文化发展做了很重要的贡献。任仲伦认为,“中国电影总要有一样这些影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支持这样的影片,保持纯粹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在现场表示,自己已经是看第三次观看这部电影了,“虽然不能说《村戏》是2017年最好的电影,肯定是2017年最重要的电影。”毛尖认为,这些年有很多农村题材的影片,总是呈现出和城市完全不同的隔绝。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而在《村戏》中,导演郑大圣重新召唤出了乡村电影传统,唤醒了乡村就是家国的概念。





农村不只是农村的农村,农村重新成为中国的农村。用这样的方式,用这样的语言,郑大圣重建了中国乡村电影的传统。毛尖教授认为,郑大圣的这一尝试是非常先锋又是非常中国的,重新打开了乡村题材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从《村戏》中找不到小鲜肉的脸,但是可以召唤出我们对中国电影新的期望,《村戏》也为中国电影构建了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