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来源是。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


近日

河南人受到辱骂

一个河南老乡在回骂时

提到了邻省安徽

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安徽和河南的对骂

别再回骂啦!骂来骂去何时了?

不然咱们都会越来越被人瞧不起了

安徽、河南老乡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为什么总是河南、安徽、苏北人被歧视|大象公会

咱们河南安徽都是同病相怜

都是中部灾区啊

据作者 戴鹿 周承辉在公众号大象公会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

▍网络流传的地域歧视

下面两段文字转自作者 戴鹿 周承辉在公众号大象公会于2016-12-20推送的文章《为什么总是河南、安徽、苏北人被歧视|大象公会》

实际上,除了河南骗子、安徽乞丐、苏北苦力外,还有个今天已很少被人提起的地域歧视,就是“山东自古出响马”,虽然土匪强盗的名头早有后来者获得,但鲁西南依然是著名的负面新闻高发区。

有心人应当注意到,这四块地区是彼此相连的。

如果你看下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这些遭受歧视的重灾区——豫东、皖北、苏北、鲁西南,会发现它们彼此接壤。也就是说,上面所有的坏印象都源自同一块地方,它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交汇地带。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上述惨遭地域黑的四省交界处,正好与黄河洪泛区高度吻合。▍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今天,“黄泛区”被狭义地解释为 1938 年 6 月 9 日,为阻塞日军进犯,在黄河花园口决堤后在豫、苏、皖三省形成的洪水淹没区。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淹没的地区还包括今天山东西部和河北东南部。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焦裕禄在河南兰考治沙、治涝、治盐碱,都是治理黄河之害

值得欣慰的是,肆虐了两千年的黄河今天已很难为患,因为黄河都快断流了。断流始于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1997年,断流达226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从2000年开始,随着小浪底枢纽一期工程竣工开始发挥调蓄工作,黄河断流现象停止。我们来自不同的故乡,我们流着相同的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判断一个人,是以他的品德?还是以他的家乡?先入为主的排斥、简单粗暴的标签,地域歧视是一颗偏见下的蛋。如何寻找成见背后的真相,推翻地域歧视的屏障?为何会出现地域歧视?

楚国人和宋国人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样,谁知道呢?但是这些流传千百年的成语却成功的将他们的保留在愚蠢、迂腐的傻帽形象中。这种价值判断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后,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提到宋国人就会想起那个“揠苗助长”的呆瓜。

安徽|河南|被告|断流|老乡|黄河---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河南、安徽的老乡别再乱骂啦!小心,你们马上成为被告哦放到现代来看,得有多少人从来没接触过河南人,却说河南人是骗子;又有多少人压根没和上海人打过交道,却说上海人是小气鬼;还有多少人从来没见过广东人,却喜欢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导致这些偏见的可能是新闻报道,可能是笑话段子,可能是影视作品,可能只是方言恶搞。否则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什么会形成同一种偏见和观念呢?自我优越感 地域歧视是极度膨胀的自我优越感的产物,它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地区之间因为资源的争夺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地区差距和地区利益矛盾的存在,必然反映在社会心理方面,形成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加节制而过度膨胀,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歧视就难以避免了。

社会刻板印象

所谓“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带有片面、负面的色彩,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它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认识和交往。

“刻板印象”还往往导致误解,因为,“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并非事实,有时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有时是以为群体有某种特性(事实上,群体并不具有这种特性)而推断个人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而形成的。

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地域歧视同时也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自己听到的事情是真的。

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普通人特别容易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往往不作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从而形成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

例如,前一段时间,一些媒体对流动人口犯罪个案的报道,就常常成为民众判断身边人的心理基础,并被夸大化和扩大化,从而轻易把某个群体符号化、标签化地对待。这是地域歧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想把人按照相同点分到框框里很容易,但是如果只将地域看成人们的相同点,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曾经的人类,由于交通不方便,经常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所以地域属性会影响居住在当地的人。而现如今,城市已经在趋同,每座城市都能买到相同的苹果手机、可口可乐,吃到相同的肯德基、麦当劳,五湖四海的地域特征都在不断融合,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人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在增多。

为何不把眼光放到真正值得注意的事情上,而一定要用偏见和刻板印象去给自己的见识设限呢。

再骂

你也可能

成为被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