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票难求”到“收藏珍品”

《从“一票难求”到“收藏珍品”》,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我跟票证有些渊源。





我是个80后。在我孩童时代,母亲是粮管所的票证员。当时我小,不太懂,但经常看到母亲把一堆一堆、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很认真地用报纸一张一张粘好,再用毛笔写上大字,标上数量,然后打捆,月底交到粮食局。后来懂事了,才知道那是粮票。粮票在粮食供给定量的情况下,可谓“一票难求”,因为没有它,你就买不到粮食,就要饿肚子。





现在的我从事文物管理工作。在参观馆展的过程中,经常见到馆藏里的票证,其中不乏“馆藏珍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百废待兴,农业基础落后,粮食增产幅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于是国家于1953年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各种票证加起来共达60多种。票证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由此初步缓解了粮食等重要物资的供需矛盾,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保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重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姥姥家人口比较多,听我母亲说,在粮食紧缺的六七十年代,全家就是靠在兴隆县平安堡煤矿工作的姥爷,用河北省地方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回家里的粮站买粮食补贴家里,才渡过了难关。据我曾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说,八十年代,连买火柴甚至都需要票证。





根据上海市商业二局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一份资料统计显示:仅以1962年为例,上海凭票供应的商品从此前的8种增加到62种。包括粮票、布票、糕点票、糖票、油票、肉票、盐票、肥皂票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的地方约有2441个,品种约有30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农业迅速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品日益丰富。80年代初,禽蛋蔬菜的价格逐渐放开,一些工业品也逐步达到了供需平衡。于是从1984年开始,以布票为首的各种票证逐渐离开中国的流通领域。到1992年,随着中国最后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后,票证最终结束了它长达40年之久的特殊身份,中国也告别了长达40年之久的票证时代。





方寸票证,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见证”。它记录了时代变迁,展现了生活的艰辛,铭刻了奋斗的足迹。作为新时代的文物工作者,要把手中收藏的各种“票证”,作为历史的“见证”、生活的“考证”、激励的“保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