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线上的“逐日者”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云南边境线上的“逐日者”》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中新社普洱6月3日电 题:通讯:云南边境线上的“逐日者”
作者 叶娟 胡远航
身处中国西南边陲的深山腹地,一直向着开放走。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云南省普洱市的边境县市,结识一批“逐日者”。他们的故事,支撑起当地的发展,也折射出边境地区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
第一批“下海”的人
58岁的吴桂文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1983年,二十出头的他拉着一车苹果,从重庆来到云南。随后开启他往返边境和内地的水果贩卖之旅,成为边境地区第一批万元户。
“小时候家里穷,也没机会上学,出来就是为了讨生活。”吴桂文说,大字不识一个的他,只有一股拼劲,就想着把事做好。
凭借异于常人的敏锐力,2001年,吴桂文开始在边境县投资种香蕉,“腾飞了起来”。2012年,香蕉行情下跌,吴桂文又果断辗转至与越南、老挝接壤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种植沃柑。如今,其1.76万亩的沃柑种植基地,已陆续迎来盛果期,并成为水果市场上的“新宠”。
在吴桂文看来,作为第一批下海的“螃蟹”,他享受到开放的红利,也见证边境地区的巨变。“刚来这儿时,好多地方路都不通,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通飞机。”吴桂文说,改革开放给他们家及边境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始终坚信,“只要踏踏实实干,就能有所收获”。
拉祜山寨首个外出务工者
1949年以前,繁衍生息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人还处于“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原始状态,鲜与外界接触。澜沧县蒿枝坝村首个农家乐老板段春梅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拉祜族人前进的步伐。
上世纪90年代初,年仅13岁的段春梅走出山寨到县城做保姆,成为寨子里首个外出务工者。后来,她越走越远,去了山东、北京、广东等地,当过导游,做过幼师,也在工厂务过工。
“第一次外出打工,从村寨到县城,走了一个上午。后来去山东,坐了3天3夜的车。”段春梅告诉记者,拿到第一个月20元的工资,她给家里买了个“席梦思”,整个寨子都轰动了。
如今,外出务工,对于蒿枝坝村民来说,已不是新鲜事。像段春梅这样见过世面的人,又回到村里发展。
“我们这儿生态好,到处是青山绿水,连院士都爱往这跑。”段春梅说,2017年,听说中国工程院在村里设了扶贫工作站后,她回村投资农家乐。村里种植的冬季马铃薯,已成为上过“全国两会”的明星农产品,也是她餐馆里最受欢迎的招牌菜。
新一代“逐日者”
“80后”咖农叶萍是边境新一代“逐日者”的代表。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参加精品咖啡质量分级品鉴师预备培训。不久前,她种植的咖啡以85.2625的高分获得第三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第一名。
作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冒村的致富带头人,叶萍带着600余名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咖啡1200亩。为更好地掌控咖啡品质,她参加培训班。
在为期9天的密集培训中,叶萍要学习生豆分级、杯测评分、有机酸配对、烘焙度鉴定等知识,并接受“魔鬼训练”。
“昨天练习杯测,至少喝了50杯以上的咖啡,晚上根本睡不着觉。今天的‘魔鬼水’练习,又让胃难受得很。”叶萍称,尽管训练很辛苦,但她对咖啡鉴赏的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云南小粒咖啡已经出口到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却长期增产不增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推动咖啡精细化种植。”叶萍说。(完)
- 云南将在全省129个县建设公安便民“自助超市”
- 盘点6个未解之谜,云南怪异水塘,你知道不知道?
- 超享公司赠户外广告助力云南广南宣传
- 为希望和梦想而战!18所希望小学决胜篮球季省级联赛云南赛区
- 中越边境查获7384张貂皮 涉案金额超千万
- 云南省从地级市降为县级市的城市
- 【云南部分农产品销售难追踪】补短板 奔蓝海
- 云南:志愿者将为南博会提供高水平服务
- 云南河口查获7384张貂皮 涉案价值上千万
- 【劳动者风采】云南省第二监狱警察杨昆云——点点滴滴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