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博士“自然农法”种田 唤回10万只萤火虫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农学博士“自然农法”种田 唤回10万只萤火虫”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生态好了,它们就回来了!”





5月29日,渝北区石船镇麻柳村二组座坪,农学博士秦国新告诉记者,他与妻子王雪梅在这里用原始的耕作方法种田5年,不但生产出了放心食品,还唤回了10万只萤火虫。





“自然农法”改造300亩荒地





2012年,王雪梅还是重庆市一名市级机关干部。一次无意间与同事聊起粮食、蔬菜安全问题时,萌发了自己种粮食吃的念头。





王雪梅和老公秦国新用了将近两年,几乎走遍了主城周边的乡镇,最终选择了座坪这500亩荒地,“这里是沙壤土,更利于作物生长”。夫妻俩卖掉房子,先后辞职来到了麻柳村。





为减少外部环境的生态影响,秦国新在村民的庄稼地之间留下缓冲地带,真正开荒使用的只有300亩。请来挖掘机将平整的田地,翻新成坑坑洼洼的坡地,便于沥水排污;然后用稻草取代塑料地膜,盖在地皮上防止长草……





在改良的土地上,秦国新与妻子种上了水稻、玉米、红薯、萝卜、青菜、鱼翅瓜、葡萄、枇杷、草莓等,防病治虫害不用农药,施肥用畜禽粪便、草木灰等农家肥,除草不用除草剂,除了人工拔草,就是机械除草。所有的农产品均采用自然农业栽培法,自然改良土壤,全生产过程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品种多为传统珍稀农家品种。秦国新将自己的种植方法叫做“自然农法”。





“成本高了,但生态好了。”一般的枇杷5年就丰产,但秦国新的枇杷第四年才初挂果;其它的葡萄3年就丰产,但他的葡萄也是第四年才挂果,并且产量要少三分之二。“这样做虽然产量低、投产期长,但品质无疑更好。”





王雪梅说,今年200亩枇杷只产了5000斤,但每斤卖到100元,很受欢迎。





好生态唤回10万只萤火虫





2014年的夏夜,王雪梅发现偶尔有些亮光在他们耕作的田地里飘荡。来自农村的王雪梅知道,这是久违的萤火虫。更让她惊喜的是,到2015年萤火虫开始大量出现,每到夜晚,漫山遍野都是,几乎照亮了他们的田园。





“好奇怪!只有他们的田园里有。”附近的村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附近的村民很好奇,但作为农学博士,秦国新心里是有数的。他说,萤火虫是一种生态指示生物,只有在极为严苛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大量繁育。“这些小精灵逐年增多,说明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2016年、2017年,萤火虫越来越多,秦国新按照专业的计算方式预估,他的田地里有大约10万只萤火虫。萤火虫的大量出现,让他更加坚持走全生产过程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耕作方式。“萤火虫为我的自然农法作证,为我的生态农业代言。”





创办农业庄园科普萤火虫知识





除了继续按自然农法种植放心食品,他们创办起农业庄园科普萤火虫知识,倡导生态农业生产。





“小朋友们,一会儿萤火虫出来了,不要吼叫、不要追逐,更不要捉它们……”每到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萤火虫庄园一睹盛况。但在秦国新看来,不能让大家来只看看热闹,每晚在萤火虫出来之前,他都要把大家聚在一起,讲讲萤火虫的知识,谈谈生态农业对环境的重要性。每次,秦国新都要强调,“没有好的生态,就没有这些久违的萤火虫。”





目前,秦国新的萤火虫庄园先后投资达2000余万元,生态效益逐渐显现,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秦国新说,尽管自己的自然农法成本高、见效慢,但为了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他会坚持下去。“用我的探索影响更多的人走上‘自然农法’这条路,让更多的萤火虫回到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