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来源是。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


37年前的今天,宋庆龄病逝,享年88岁。

1.

宋庆龄的晚年,深受家族遗传病的困扰,她患有严重的荨麻疹,属于神经性疾病,遇到焦虑和压力等刺激就容易发作。

据说这个病症之所以变严重,是因为一位医生的失误,为她开了磺胺类药物退高烧,然而宋庆龄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由此引发她的皮肤瘙痒,常常一天发作两次,必须全身涂药膏来止痒,头发也大把地掉。以致于后来为配合治疗,她不得不严格控制饮食,不再吃海鲜和肉类,只用菜油,每天用草药水洗澡,并涂抹药膏。她本来有抽烟的习惯,酒量也很好,也被医生要求最好能戒掉。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

由于身体状况欠佳,她还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抱怨”从事国务活动的吃力。1971年2月,她给挚友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写信,她在信中说,“很快人大就要开会了。我衷心希望不要再委派我什么职务,因为现在我已经无法担任了。我连站起来都困难,后背和膝关节疼得要命……”但她也就是私下跟朋友亲人抱怨一下,每当有工作需要她,她还是坚持站出来,发声、撰文、参与讨论……尽管此时她已经接近80岁高龄了。

2.

从1971年起,为了促进皮肤病的治愈,大约有三年时间,宋庆龄频繁往返北京和上海。冬天和春天,她从北京去到上海,因为这个时间北方气候干燥,且风沙大,对皮肤十分不利。到了雨季,她又从上海离开回到北京,此时的南方过于潮湿,也不适合皮肤病的恢复。

宋庆龄在上海和北京各有一处寓所。1963年起,因为工作需要,宋庆龄开始常住北京,她在北京的寓所位于后海北沿46号,原本是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花园,宋庆龄就住在里面一座新建造的二层小楼里,是梁思成主持设计的。楼前的草坪上有一颗槐树,宋庆龄觉得它像一只展翅回眸的凤凰,于是特意给这棵树取了个名字——凤凰国槐。而园子里更多的则是从原主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榴树,宋庆龄还曾在给友人信中提到这些树,她说,当年在那里出生的溥仪,一定在那些树下玩耍过。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

后海北河沿24号院,住着来自美国的医学博士马海德(马海德先生不但加入了中国国籍,也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刚好跟46号院的宋庆龄是邻居。马海德夫妇和宋庆龄做邻居20多年,两家关系十分要好。宋庆龄晚年保持与多名友人通信的习惯,但时常会遭遇信件收不到,或是已被拆开的情况,尤其是在文革时期,于是马海德家就变成了宋庆龄许多信件和包裹的“中转站”。

两人年龄差距不大,到了晚年,宋庆龄不时因为皮肤病,或是不慎摔跤而卧床,马海德也曾因患“胰腺癌”做过手术。每当有一人住院或卧床,另一人则成为探病的“常客”,互相告知病房外发生的新闻轶事,或是带去给对方解馋的水果馅饼。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1979年,宋庆龄设家宴为马海德祝寿,右为马海德夫人苏菲和友人格兰尼奇。

3.

如果说北京的寓所是宋庆龄的“上班”需要,那么上海的住所,则是她内心深处的“可爱的家”。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小别墅,这里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

她始终不习惯北京的天气,她的皮肤顽症也不允许她在干燥多风的北方久居,何况还经常遭到沙尘暴的影响。所以一旦有机会,她都会回到上海的家中,也算是暂时逃离繁忙的国务活动。

宋庆龄喜欢回上海,还有一个原因,她觉得北京的房子太大,冬季一天要用掉一吨煤才能让整个房子暖和,实在太浪费,而在上海,一吨煤可以用用整整一个月,因为上海的房子小,这样“真是给工厂大大地节约煤了”。

上海的家,是宋庆龄晚年放松身心的避风港,她一回到家,就感觉全身清爽,“我的小花园很怡人,有高大的桉树,鸟儿在上面筑巢,清晨鸟儿们歌唱。我的管家说它们似乎知道我回家了,一直在歌唱!”

这幢不大的楼房,有着宋庆龄各种各样的回忆,底层为客厅、餐厅、书房,宋庆龄北上以前,就是在这里会见国家领导人,会晤各国来宾,接受开国大典的邀请,也接待过数不清的朋友亲人。二楼较为私密,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陪伴自己大半生的保姆李燕娥的卧室。

李燕娥是香山人,比宋庆龄小18岁,从小父母双亡,结过一次婚,因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逃跑了,从16岁时就来到宋庆龄身边,此后勤勤恳恳陪伴照顾了她50多年,哪怕是动荡混乱的战争年代,李燕娥也始终不离不弃,忠心耿耿,宋庆龄说她是“坚强高尚的女性”。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宋庆龄和李燕娥,以及她们在上海寓所养的大白鹅。

宋庆龄没有后代,李燕娥也是,1948年宋庆龄来到上海后,主仆二人就在上海的寓所相依生活,早已是亲人般的关系。在宋庆龄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小餐桌,两把靠背椅,一把朝南,一把朝西,工作繁忙的时候,两人就在办公室里一起用餐。后来宋庆龄北上北京,特意让身体不太好的李燕娥“退休”,留在上海的寓所修养身体,她还让工作人员为李燕娥定制了比较低矮的席梦思,方便身材矮胖的李燕娥休息。

4.

晚年的宋庆龄,由于身体的病痛没办法出远门。但她朋友众多,福利会的老朋友,一起创办的杂志的老同事,还有不少国际友人。她人也热情,常常有心拜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偶尔设宴邀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

但更多的时候,她只能跟无法处在同一个城市的友人们通信,宋庆龄直到80多岁,思维依然异常灵活。她通信的对象很多,除了自己同龄的朋友,还有因工作接触到的各位工作人员。甚至朋友们因为年纪大、病痛过世之后,她又继续跟朋友的后代们保持通信,比如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廖承志、女儿廖梦醒,何香凝的侄女婿,后来成为工商界代表的邓文钊,以及他的儿子邓广殷,甚至她的警卫秘书隋学芳的女儿隋永洁和隋永清。

宋庆龄写信频繁,操心的事情也多,她在信里很少谈公事,内容多是与朋友和生活有关,事无巨细。在跟她通信的朋友的后代们看来,这位参与国务大事的雷厉风行的太太,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祖母。她在信里自称“Aunty”、“Grand Aunty”、“伯婆”等,也会亲昵地给晚辈们取外号,廖承志就被她叫做“Fatty”或者“肥仔廖”,而居住在香港的邓广殷,由于当时大陆物资匮乏,常常会给宋庆龄邮寄吃穿用物,因此还被宋庆龄叫做“圣诞老人”。

而那两位几乎由宋庆龄抚养长大的姐妹隋永洁和隋永清,因为父亲痛风瘫痪后,宋庆龄主动承担起了姐妹俩的教育问题,隋永清后来进了文工团,开始拍摄戏剧,隋永洁则被宋庆龄送去美国留学。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周总理与隋永清(左)、隋永洁(右)两姐妹

宋庆龄晚年生活孤寂,两个女孩给她带来了生气和快乐,两姐妹外出求学工作后,也一直和宋庆龄保持通信,尽管永洁有奖学金,她还是不时为她寄去生活费,让她在国外不至于过得太多辛苦,也会为永清寄去衣服,因为“她们要穿好看的衣服,和她们学校的同学一样”。为了这些,宋庆龄在1979年还曾变卖过一些母亲留给她的皮草大衣,还有从她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一些酒。

5.

1981年,保姆李燕娥的病情恶化,早前一年多,她被查出患了子宫瘤,经过手术治疗依然阻止不了癌细胞的扩散。

宋庆龄的身体也不太好,她常常摔倒,摔伤越来越难以痊愈,加上多年的皮肤病,还有老年人惯有的关节病症等,她卧床的次数越来越多。但更让她担心的还是李燕娥的身体,她两次安排她到北京治病,想方设法给她打进口针剂,想要延长这位“至亲”的生命。

然而尽管用尽了一切办法,李燕娥还是走了,这年2月5日,她在北京医院病逝。宋庆龄按照从前与李燕娥的约定,把她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宋家父母的西侧。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1980年,宋庆龄和李燕娥在北京寓所

李燕娥撒手人寰,对宋庆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在生命中最后的岁月,最想见的自然是亲人,但终究未能如愿,李燕娥算是她身边唯一的“亲人”。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宋美龄

她病逝前,宋庆龄还保持着给很多位好友写信的习惯,不断提到她对这位陪伴自己数十年的老管家病情的担忧,李燕娥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像是一夜之间被抽走了生活下去的力气,不再写信,也很少再在公开场合露面。

1981年5月8日,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她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仪式,她觉得不亲自前去是对远道而来朋友的不尊重,于是坚持坐着轮椅去到了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授赠仪式。那是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也是她最后一次发表英文讲话。

仪式之后,宋庆龄病情恶化,发热、呼吸困难,还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国务院随后发表了关于宋庆龄病情的公告“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高级专家和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小组被召集到宋庆龄的病榻前,24小时关注她的病情变化。

5月28日晚,宋庆龄病危,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抢救工作持续了20多个小时,直到宣布抢救无效。

宋庆龄停止呼吸,时间是1981年5月29日晚8时18分。

叛徒|万岁|下场|江姐|李青林|共产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她最后的日子,再没能见到妹妹宋美龄

参考:邓广殷《永不飘逝的记忆——我家与宋庆龄事业的情缘》

87.75%有趣味的年轻人,都在看“谈资”。各大App商店搜索「谈资」,新生代智趣污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