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历史尘埃的崇祯皇帝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拂去历史尘埃的崇祯皇帝》。来源是。
拂去历史尘埃的崇祯皇帝。历史|尘埃|魏忠贤|李自成|明王朝|崇祯皇帝---
文/真真
历史|尘埃|魏忠贤|李自成|明王朝|崇祯皇帝---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崇祯皇帝剧照
诺大的明王朝,颠簸了近三百年的明王朝,在明朝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前轰然倒塌。
崇祯皇帝是一个在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皇帝。因为明朝的败亡,因为更换刑部尚书和宰相的频率等一些原因,崇祯皇帝一直被后人诟病,被喷的体无完肤。
明王朝的灭亡难道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崇祯皇帝接手时的大明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危机四伏,即使是明君在世也很难阻挡明朝走向灭亡的车轮。
崇祯皇帝并非昏聩之主,相反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崇祯皇帝16岁时从哥哥手中接下了一个烂摊子,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在这危机时刻,奸宦魏忠贤已权倾朝野,其爪牙遍布朝中,历史上称这些人为“阉党”。
一个是刚刚登基的少年,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奸臣,彼此的较量中,崇祯的胜算率是微乎其微,但短短几月之间,魏忠贤发配且途中自尽,“五虎”“五彪”尽皆被除。从中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是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的。
历史|尘埃|魏忠贤|李自成|明王朝|崇祯皇帝---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魏忠贤剧照
崇祯皇帝在位17年,虽然接手的是一个大厦将倾的王朝,但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勤于政事,节俭朴素,不耽声色,不贪欢娱,并六下罪已诏,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
他为什么那么急于求成?他为什么那么频繁的更换刑部尚书和宰相?时至今日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每天生活在危急时刻,内忧外患,且一旦失败不是一个人的荣辱,而是一个家族的存亡,一个国家的成败,你会急于求成吗?今天,仅仅因为工作压力,因为房子问题,因为夫妻矛盾等等,有些人就忍受不了压力,跳楼自杀或有其他过激行为。崇祯皇帝却在比这种压力大好N倍的内忧外患中,宵衣旰食,急于求成。
在一个人面临生死时,他最后的要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与内心。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向京城出发,后来只用了两天时间,北京城便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向煤山走去,离开了让他难以割舍的紫禁城。崇祯皇帝在临死之前,在自己的蓝色衣服上,写下了那段令人佩服和崇敬的一段话:“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在面临死亡时,崇祯皇帝没有像那些贪生怕死的皇帝一样投降,他用自己的生命遵守着大明的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在乎自己尸首是否能留一个全尸,是否能保留自己作为皇帝的唯一一点尊严,而是希望李自成不要伤害百姓一人。此时的我无言以对,无法用语言来敲出我心中的那份感慨。
历史|尘埃|魏忠贤|李自成|明王朝|崇祯皇帝---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网络图片
一个皇帝,他能在位的十七年间,勤于政事,不贪女色,甚至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心中牵挂的依然是百姓,你能说他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皇帝吗?虽然明朝江山葬送在了他的手中,但是他宁死不降的精神,却也是很多皇帝不敢做的。
-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合作共赢——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
- 10月起线上票补将被取消 9.9元电影票成历史
- 新华社评论员: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合作共赢——评习近平主席
- 圆明园历史文化展亮相云南
- 吉林乡村金秋见闻:靠天吃饭成历史 收入多元更宜居
- 美国教授亲身体验广州巨变: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30年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揭幕
- 马来西亚华小五年级历史课本有百余处错误
- 单词、语法APP频频出新 纸版书是否会成历史?
- 一个国家没钱的悲哀:2000万件文物成灰烬,1.2万年历史化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