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成都档案

《“唤醒”成都档案》,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家在成都·档案故事”活动现场。





一份档案,白纸黑字,作记忆的延续,成历史的底稿。





在成都市档案局(馆)里,存放着几十万份这样的凭证,不仅是个人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也是这座城市底蕴的积淀。而未来,成都市档案局(馆)提出“116工作计划”,继续“唤醒”馆藏资源,拂去时间的尘埃,让档案进入大众视野,并要登上国际舞台讲好成都故事。





保管成都点滴





温度23℃,相对湿度60%,这是成都市档案局(馆)库房的“标配”数据。





在这个恒温恒湿的密闭空间里,一列列规格统一的密集架“严丝合缝”。外表虽无异,但这一个个密集架都装有不同内容。





为了方便管理和取用,每份文件都有自己的类别单位和专属编号。据了解,要是把档案馆整个排架全部合拢,足足有13000米长。





成都市档案局(馆)内保存的档案主要为成都市级单位的文书档案和部分专业档案,还有老成都时期涉及成都商会、银行、学校、企业等多领域的档案。





2017年成都市档案局(馆)共接收档案73939卷,815221件。而2018年计划接收23家单位、11800卷、23000件档案进馆。并继续完善“政策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发动、个人主动”档案征集联动机制,加强特色档案征集。





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全市综合档案馆共服务档案查询144459人次,利用档案503166卷(件)次。同时,成都市档案局(馆)也与7个兄弟城市档案馆建立了档案异地跨馆利用服务工作机制。





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成都市档案馆2018年计划完成馆藏档案340万页全文数字化加工和2万条文件级条目录入。并计划启动成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做好成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广试点工作,实现“一站式”档案信息查询服务。





唤醒成都记忆





一份档案,也是历史有力的凭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书信通讯,字字金贵,戚戚情深。2017年4月,由成都市档案局(馆)策划创办,以“品读档案爱我中华”为主旨的档案文化品牌“读档时光”沙龙活动第一期在市档案馆成功举办。





本期活动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翻开档案,活动现场诵读了革命烈士刘伯坚,抗战士兵刘绍臣、袁楷的家书。用最平实的情感讲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档案故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档案绝不仅仅是文件,”成都市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说,“就好像这一封封家书,见证的也是那段残酷的岁月。”其告知,档案馆还珍藏有距今287年的清雍正地契,1940年成都及灌县(都江堰)的影像,百年中医的处方……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档案,沉淀着城市文化,延续着成都人的独家记忆。





为了发挥它们的价值,2018年成都市档案局(馆)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年”十项措施工作部署,提出“116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资源共享、馆藏“唤醒”、服务提升、对外交流、固本强基、招才引智“六大工程”,调整现有馆藏供需结构、收集更多与人有关的东西,并增强对外开放交流。





除了上述提到的“读档时光”活动,2018年,成都市档案局还将积极对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省档案局(馆),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拟筹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档案文献展览,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作用。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联合纪委和双流区举办“天府文脉·家风传颂——档案文化展”等,深度挖掘成都文化。





传播成都声音





成都作为古代南丝绸之路起点和当代“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早已不囿于一城一地,越来越彰显出“世界范”。在这个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成都市档案馆也撷取时代洪流中的重要瞬间,将文化记录,传承。例如今年6月在成都市机关集中办公区,一场名为《档案见证成都与世界》巡展的举办,正是成都市档案局(馆)以成都为原点,拓展宣传中外文化交流的积极作为。





对内宣传重要,但更要让世界听到来自成都的声音。2017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EASTICA)全体大会上,成都市档案局顺利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的C类(机构类)会员。





“入会是一个切入点和契机,让我们更好着眼对外交流,服务城市营销。”成都市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入会后将积极参与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分会活动,并与会员国家与地区加强档案业务和学术交流,宣传成都城市文化。“同时加强与文化宣传外事部门对接,积极申办国际性档案会议,探索联合办展的模式。”据他透露,《成都故事》和《铭记,为了新中国》等一些已成功举办的展览等,也将有望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国内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了解天府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晨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