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开到我山村
《“扶贫车间”开到我山村》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新华社南宁6月12日电(记者何程)“不外出务工的话没有多余的收入,出去的话老人小孩又没人照顾。”这个矛盾此前一直困扰着新华村村民舒贵花。现在她进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一出家门就进厂门,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新华村位于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地处石漠化山区,缺水少地,属于深度贫困村。走在村屯里,随处可见用来积蓄雨水的地头水柜和家庭水柜,山脚的石头缝间稀稀拉拉地种着一些玉米。
舒贵花家里只有一亩多山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改变贫困生活,舒贵花前几年在南宁市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每个月能领到三千多元工资。随着两个小孩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里老人体弱多病,她只能放弃在南宁的工作,回到家里照顾老人小孩。
今年4月份,当地引进一家玩具制作公司,在新华村开办了“扶贫车间”,主要为广东的玩具厂制作布艺玩具半成品,技术要求简单,舒贵花得知后马上应聘到车间工作。
“扶贫车间”让舒贵花重拾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上个月是实习期,领了1500元工资,这个月应该接近3000元。”舒贵花一边娴熟地将布料缝制成一个逼真的布艺砂糖橘,一边介绍:“车间离我家2公里,离幼儿园3公里,工作之余我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农忙时还能请假回家做农活。”
舒贵花的话引起工友郭信英的共鸣。家住新华村丫口屯的郭信英家也是贫困户,有两个上初中的孩子,一年唯一的收入是大约两千斤玉米棒,远远满足不了家庭生活开支。
“家里的老人今年75岁了,时常生病,我们不能丢下老人出去打工。”郭信英说,不打工的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年都要向别人借钱。现在她在“扶贫车间”工作,既能照顾老人,每个月两三千元的工资也可以维持家庭生活。
得知村里有个可以工作的车间,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和城里的车间差不多,管理还很规范。”今年刚满20岁的杨贵英说,她之前在广东打工了一年半,进过制衣厂和电子厂,“在这里工作比在外面打工好,过年过节都可以在家里。”
种植缺地,养殖缺水,这是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难题。克长乡扶贫干部黄强说,自然资源匮乏迫使当地村民外出务工,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田地丢荒等问题又开始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活力,增加了乡村振兴的难度。
黄强说,现在“扶贫车间”开设到村里,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这解决了务工和顾家之间的矛盾,激活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为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子。
“扶贫车间”负责人黄家政介绍,他的车间原来设在广东,新华村的场地租赁成本和用工成本低,吸引他搬到这里,“开始我是想招聘一些村民到广东打工,了解到这里场地租金低,富余劳动力多,就决定在这里就地建车间。”
新华村党支部书记丁朝庭说,村里将闲置的校舍腾出来出租给企业做车间,唯一的条件是希望优先聘用贫困户。“扶贫车间”的进驻不仅让贫困户有了一条脱贫的门路,村里每年还能收入一万元租金,告别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黄家政说,目前车间共有40台机器,聘用了42位村民,其中22人属于贫困人口。“因为订单很稳定,公司准备再增加80多台机器,预计今年9月份可以给村民提供150个就业岗位。”
- 给山村小学教师一个荣誉
- 江西会昌七旬村医放弃与家人团聚 孤身坚守山村诊所(图)
- 遂宁废弃山村里现神秘教室,13人在里面做这事被抓现行!
- 广西柳州开设远程教育同步课堂 山村与城里学生同步交流
- 【围观】防城港十万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犀利了!
- 甘肃贫困山村挂职“第一书记”谈变化:水路全通 教育强村
- 妻子送乞丐一碗面,两天后来了几辆豪车开到自家门口
- 夫妻送乞丐一碗面,两天后来了几辆毫车开到家门!
- 甘肃清水深山村落易地搬迁:告别“人背骡驮”窘境
- 车头严重损毁,司机愣是从湖南开到四川!路上经历都能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