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创新药公司赴港IPO:对韭当割 or 下一个基因泰克?

继香港联交所公布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规后,已经有2家企业先后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他们都属于尚未盈利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生物医药公司。除此之外,还有10多家符合新政的企业也对外透露了赴港IPO计划(见:

信达、复宏汉霖、华领、永泰生物…,这15家医药公司可能赴港上市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BFC投资研讨会上,有一级市场投资者抱怨,当前除了已经符合香港新政的企业,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企业会在商业计划书(BP)的最后一页中加上一句“即将计划在香港上市”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可能在外人或者创业者看来,香港为早期投资者的退出新劈了一条快径。

创业者将香港上市作为投资者最后退出的“避风港”,靠谱吗?一位投资人毫不客气地告诉记者,“

这些企业中90%都是在扯淡

”。

在过往采访中,

记者也

发现,对于真正的好项目,投资者似乎并着急通过港交所上市闪电退出(见:

抢跑,还是观望?——写在第一批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前夕

)。



大陆创新药公司赴港IPO:对韭当割 or 下一个基因泰克?

微信群里有人

自嘲为“韭菜”,

调侃独角兽上市好似在“

对韭当割

”,并戏称“

大家都去香港上市,香港受得了吗?

”(图片来自:华尔街见闻)



新药研发本来就是一件高风险且极其漫长的事情。经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地拍脑袋

投资,并寄希望于“三年投资两年退出”赚得盆满钵满美梦,到如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认知。即便是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者,其心路也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一)不再唯“

first in class

”为先



几年前,在国内如果哪个投资机构投了一些

first in class的项目,出去跟人吹牛都感觉要高人一等似的。

然而,最近投资者的心态明显冷静了许多。



我们没有像之前那么关注产

品非得是从靶点上就是原创性的,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了。主要也是担心,炮弹没做成,却变成了炮灰。科学是第一位的,我们还关注创业者能力,能不能把这件事情给做成。

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



“2014年

Nat Rev Drug Discov.一篇综述介绍了新药的回报率最高

的不是first in class,而是best in class

”,他补充道,“因此,如果是做

me better 、fast follow的,投资热情不一定就会降低。



同时,投资者纷纷坦言:创业者做的项目是不是first in class俨然不是第一考量要素,但在尽调过程中,有几个死穴让投资者很痛恨。譬如:

创业者的诚信问题

、最不能容忍临床/财务数据造假;创始人的股权比例不能很小或者说一直在减持;沟通能力差;把个人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上;缺乏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二)不再唯“

以香港IPO退出

”为上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现象,许多投资者纷纷赞同,

在企业的产品并没有进入相当较成熟的时期(Ⅱ/Ⅲ期),过早地披露自己的上市计划,并不能在投资者心目中

加分。



香港IPO市场的打开为

融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割韭菜”躺着赚钱的时代。

投资者提醒道,一方面要理性认清

赴港IPO的融资水平;另一方面不要对股价的涨幅抱过高期望。



一位投资者预判,“虽然香港毗邻大陆更近,但是生物科技复杂且专业的背景知识。大陆投资者在一开始更多是以观望为主,以新政IPO的生物科技公司,早期的投资者仍然是以美国专业投资者为主。”他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

500多家中小生物技术公司为例,过往

IPO

平均募资额是3到4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

中国共有

12

家生物医药企业在美上市,明星公司

和黄中国医药、百济神州股价较发行时涨幅最高时也不超过3到6倍。



投资者建议,

创业者最好能够认清自己是否真正准备了去香港IPO的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持续地融资谈判能力。

不要一上来就说将要去香港上市,募资10亿美金……。此外,

产品还未正式上市前即便登陆了资本市场,依然需要通过后续场内外融资来帮助产品最终上市。



一位投资者谨慎提醒道,生物科技公司,不能看一次融资,一次挂牌。

如果挂上去,在不断烧钱的同时又未能使得产品线进展达到/超出投资者预期,无疑在为后续的“

输血

”自断

路径。



有投资者分享了他们“

判断管理层是不是港股ready

”的三条秘诀:“a.创业者是否具备

让投资人相信自己执行项目的能力/兑现自己的承诺;b.

团队能否吸引到可以与资本市场平等对话能力的人才;c.

没有盈利,CEO是否具备说服美国投资者的能力

”。



(三)

为了培育下一个安进或者基因泰克



“从融资成本上看,

承销成本美国平均7%,香港平均3~4%;律师费用美国也平均比香港要高50%。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显然港交所的融资成本显著低于美国市场的融资成本。



在互联网领域,香港交易所曾经培育了腾讯,但也错过了阿里巴巴。

一位投资者以

小米100亿

美元的募资金额为对比道,“

即便生物科技版块每年只接纳一个小米的容量,以平均每家企业募资3到4亿美元的规模,也可以接纳二三十家企业。



此前,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也明确回应,不会采取

“流量管理”的方式控制IPO数量。

因此,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创业者而言,最担心的并不是“被港交所拒绝在大门之外,而是是否具备拥抱新经济的能力。”李小加也曾公开坦言,

虽然

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公司一拥而上、扎堆上市,但

如果想让香港的生物科技板块成长为参天大树,就不能把这些企业放在呵护下的

温室里。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股权融资(而非债务融资)成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

去香港IPO,是企业多了一根救命稻草,但真正能为企业造血的,依然是产品。港交所向生物科技抛出的橄榄枝的初衷,是为了培育下一个安进或者基因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