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兴事件的爆发就像一把利刃剜出中国芯片产业的短板,巨石砸向深潭激起的涟漪正一波一波地向外扩散。芯片产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媒体、公众甚至国家高层如此迫切的重视。



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在这一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高科技产业,中国依旧没有什么话语权。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了2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有分析资料显示,在存储芯片、服务器、个人电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领域,中国芯片占有率竟然为0。

由于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巨大、高端人才稀缺,作为尖端产业,中国集成电路企业与世界巨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中兴事件的警钟下,政策层面已经开始落实,各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也在积极推进,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的前夜。

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脱颖而出,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专用设备等细分领域涌现出领头企业,部分企业甚至成为细分领域的世界翘楚。这些企业代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雄心。

与此同时,以大基金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基金不断涌现,社会资本不断涌入,一些优秀的投资人正通过资本力量为中国芯片产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巨头垄断,垂直整合不断频现的时期,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各国政府对中资企业实施技术封锁的时刻,中国企业如何自主创新?面对超高规模的资本投入,半导体企业如何有效结合资本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在中国半导体崛起的背景下,《英才》杂志重磅推出专题策划,梳理中国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链优秀企业,把脉产业发展趋势,挖掘其中的投资机遇。

半导体设备篇

芯片设备 星火燎原





技术门槛高,占据上游,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统计,201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412亿美元,全球半导体材料出货额443亿美元,共计800多亿美元。

受益于中国市场需求增加猛增,2017年半导体设备热度不减,全年出货金额达56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0%,目前该领域中国仍然主要依靠进口。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差距悬殊



从下表可以看出,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前十名的营收门槛为8.9亿美元。前十名企业均来自美国、荷兰以及日本。

回到国内,中国2016年营收最高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收入9.08亿元(1.37亿美元),尽管2017年的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但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离世界十强的门槛相去甚远。

不过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增速很快。前十强的增速快于整体水平,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2017年半导体设备板块实现营收52.47亿元,同比增长56.05%,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60亿元,同比增长46.0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从总体规模来看,全球市场约为412亿美元,中国设备厂家全部加起来才8.63亿美元,占比仅为2%左右,可见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家企业。

北方华创(002371.SZ)



北方华创是我国最大规模的专业半导体设备企业,2017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3亿,同比增37.01%,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35.21%。

其中,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总体营收的51.59%,增长速度超过40%。北方华创产品涉及氧化炉、刻蚀机和薄膜沉积三类。

长江存储3D NAND FLASH产线的氧化炉设备就采用北方华创的产品,该款氧化炉在进入长江存储产线之前,已经批量应用于中芯国际、上海华力芯片生产线。长江存储还购买了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和PVD机台。

北方华创在硅刻蚀机领域实现突破,2016年研发出了14nm工艺的硅刻蚀机。目前中芯国际在研发的14nm工艺,就在验证使用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

北方华创在PVD设备和单片退火设备领域也实现了批量出货,目前主要在28nm级别。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北方华创进展较快,多种14nm的生产设备也在产线验证中。

北方华创还有第四种关键设备——清洗机。2017年8月7日,北方华创花费15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Akrion公司。后者是一家专注于硅片清洗设备业务的公司。

中电科电子装备公司



中电科电子装备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9.08亿元,中电科装备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电科装备目前是国内唯一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离子注入机供应商,已经为中芯国际完成了将近200万片的生产量。

2017年11月21日,电科装备自主研发的200mmCMP商用机完成内部测试,发往中芯国际天津公司进行上线验证。实现了我国在此领域零的突破。

除了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两大关键设备以外,电科装备还是国内主力的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制造商,其封装设备累计销售2000余台套,已经批量应用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苏州晶方等国内知名封测企业。

晶盛机电(300316.SZ)



晶盛机电主要营收来自单晶炉为核心的单晶硅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据悉,2017年以来接到的总半导体设备订单才刚刚达到1.3亿元。不过,其获得了全球十大硅片供应商之一台湾合晶科技8000万元的设备订单。

2017年10月31日,晶盛机电与中环股份以及无锡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江苏宜兴建设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与制造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第一期投资15亿美元。国内极度缺乏大硅片项目,处于被日韩台卡脖子的状态,日本信越、日本SUMCO、台湾环球、德国Siltronic、韩国SKSiltronic五家垄断了98%的份额,其中日本的两家占了全球60%。因此晶盛机电该项目值得后续关注。

中微半导体



2017年中微半导体实现销售额11亿元。产品主要覆盖三大领域,一是LED芯片MOCVD机台。

中微半导体在2017年10月宣布,其MOCVD设备Prismo A7机型出货量已突破100台,迈向重要里程碑,该款MOCVD在2016年才推向市场,由于持续接到新订单,中微预计2017年底可望出货约120台MOCVD设备。

整个中国大陆市场2017年预计新增的MOCVD大约为200台,按照中微半导体的出货量,国内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30%-40%,甚至以上,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第二个产品是介质刻蚀机,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目前已经可以做到22nm及以下,中微半导体的14nm也在产线进行验证,同时在推进5nm的联合研究。

第三是硅通孔刻蚀设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芯片的先进封装。

中微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态势,MOCVD机台已经受住了量产的考验,将会迎来大批量出货时期,其多年来集中力量攻关的等离子体介质刻蚀机,已经在国际大厂部署多年。

上海微电子公司



在光刻机领域,上海微电子公司2016年半导体设备收入为2.9亿元,该公司具备研发和制造光刻机的能力。也是国内唯一从事光刻机研发制造的公司,不过目前只能做到90nm。业界主要制程工艺,基本已经在65nm以下,上海微电子也在进行65nm制程工艺光刻机的研发。

目前,荷兰ASML已经占据光刻机领域大约80%的市场份额,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日本尼康在高端光刻机上已经彻底败退, 英特尔、台积电、三星、格罗方德、联电以及中芯国际等晶圆厂的光刻机目前基本来自ASML。

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全球仅有ASML能够生产,ASML在2016下半年出售的两台EUV光刻机,单价都超过1亿美元,而落后EUV一代的ArF光刻机平均售价也在四五千万欧元左右。可以说光刻机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最后的皇冠。

以上几家生产设备厂家,客户集中在国内,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等厂家。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上游国产设备厂家的发展。中国电科、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上海微电子、盛美半导体组成的中国半导体设备群体,成才空间巨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独家专访 | 许立荣 中远海运全球起航

独家专访 | 王会生  国投撑杆跳

独家专访 | 赵伟国 抗衡国际巨头 

独家专访 | 李书福 吉利并购式进化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

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调查|芯片市场需求猛增,哪些企业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