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版“艋舺”来了 10月云门舞集携《十三声》登陆上海

《舞蹈版“艋舺”来了 10月云门舞集携《十三声》登陆上海》,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十三声》编舞家暨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东艺供图)





东方网记者桑怡9月10日报道:说起台湾的“艋舺”,许多上海观众脑海中闪现的可能是钮承泽导演的电影作品,赵又廷、阮经天、陈汉典等人物形象迅速浮现出来。而10月下旬,台湾云门舞集将携《十三声》这部作品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观众带来舞蹈版《艋舺》。





《十三声》编舞家暨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今天接受了沪上媒体的采访,并分享了这部舞作的创作点滴。记者获悉,郑宗龙将成为云门舞集的第二代“掌门人”。此前,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宣布将在2020年退休,由郑宗龙继任艺术总监之职。





看自己,找童年





《十三声》创作缘起于郑宗龙母亲跟他讲的一个故事。六十年代的艋舺街头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在街头广场卖艺,一人分饰多角,忽男忽女,能模仿幼声老嗓,惟妙惟肖,人称“十三声”。只要他表演当天,必然围观者众多,其浑身技艺令人拍案叫绝,





可惜,郑宗龙没有见过这位“十三声”,但这样的“艋舺”,却与生于此、长于此的郑宗龙童年记忆中的情节十分吻合。寻着回忆,郑宗龙开启了《十三声》的创作。





“野”郑宗龙这样评价自己的《十三声》,其实,正是通过这种“野”把“艋舺”的市井气、烟火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同于林怀民老师的静、缓、雅。”郑宗龙说,这就是他想要展现的舞蹈的美。虽然有改变与创新,但云门2的舞者们依然继承了太极、武术这些云门舞者特有的元素,自然流露于舞者的肢体之中。





10月下旬,台湾云门舞集将携《十三声》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艺供图)





看世界,找回忆





《十三声》的另一段故事发生在郑宗龙与音乐人林强之间。曾5次斩获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2015年凭借《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影展最佳电影配乐。这样的林强,让郑宗龙成了他的“迷弟”。两人从未谈及合作作品,却在一年内频繁接触,直到合作《十三声》之时,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双方无论在进度、理念、配合上都成为了对方强有力的支撑。“音乐是虚,肢体是实,糅合在一起,便完整了”,郑宗龙说。





从2002年开始,郑宗龙先后为云门2编创《庄严的笑话》《变》《墙》《裂》《乐》《一个蓝色的地方》《杜连魁》《来》等作品,郑宗龙说,这些作品“挖掘自身、挖掘内心”的成分居多,《十三声》则更像是他在看世界。





“我希望有人看了《十三声》以后,能回家多和妈妈说说话,多和长辈说说话。”郑宗龙说,他将始终保持云门舞集推广舞蹈的责任,同时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创排新作品。





除了在上海演出之外,《十三声》还将到厦门、广州、北京、长沙、宁波等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