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这才是北京考生家长最纠结的问题 | 热点
这两天,高考志愿填报正酣,在“京城教育圈”后台,观教君也会经常接到不少圈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咨询,同时,平时不忙时,也常在一些高考论坛或家长群里讨论,发现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除了“多少分能进哪些大学”外,问得最多的恐怕是“孩子到底是留京还是去外地上大学”。
而且,第一个问题其实对绝大多数家长并不是难题,因为交流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家长手中都有了一份总体靠谱的志愿填报表,之所以在坛里或群里冒个泡多打听,主要还是希望找到更多让自己心里踏实的理由,而真正纠结的问题还真是“留京或者去外地”。
观教君想起前段时间在参加一次高招咨询会时和赶来咨询的考生家长的对话,这位家长和当天感到咨询会的多所北京高校问了个遍,而对现场多所来自东北、西北和南方的211甚至985高校却很少问津。问及原因,这位家长说得很直白:家里孩子是女孩,基本不考虑让她去外地念大学,如果去的话顶多考虑一下天津等附近的高校。不想让姑娘去外地高校上大学,一是留在北京,照顾起来方便;二是担心以后工作和交往的圈子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找了个外地的男朋友,将来留在外地成家,或者回北京买房子落户,对于父母来说,是件担心或者压力不小的事儿。
网上有人这样发帖:北京男生女生,成绩高低,都不想出京上大学,是吗?结果引发一片热议。
事情虽然没那么绝对,但这算得上是一大拨儿北京考生家长真正纠结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10年前甚至更早就在纠结北京考生家长。
网上有专家说,留北京还是去外地,这是个认识和价值观的问题,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在平行志愿政策背景下,过去的风险已大幅降低,技术问题带来的压力已小了许多。相比之下,认识和价值观带来的问题并未削弱,反而在今天更加凸显。
观教君认同这个观点,不过在留京还是去外地之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往往纠结于两者之间,都是因为高考分数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被动”。
究竟是“留北京还是去外地”?“京城教育圈”摘录了北京考生家长中“留京派”、“出京派”或“中间派”的不同观点,大伙一起来看看。
“留京派”
“北京孩子就算出京了大多数也是毕业后回京工作?出京找实习、找工作的时候面试非常不方便,有可能错过很多机会。而且出京确实不安全,万一有点儿什么突发情况家长都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北京孩子能在北京上正经大学(甭管二本三本)就留北京。
1、毕业找工作时校招的确占很大比例,北京学校有优势,而且有些工作只招北京院校毕业的学生;
2、北京考研资源丰富,氛围浓厚,有利于孩子进一步深造;
3、北京上大学,大学同学在北京工作的比例远高于外地大学,有人脉好办事;
4、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大学生的眼界总体上强于其他城市。”
“出京派”
“要是担心孩子自律不行而不愿意出京,那么在北京上学家长就能看得死死的吗?
至于就业圈子,其实外地名校校友在北京各领域都有中坚力量啊。另外,论就业圈子,那海外名校在北京的圈子是不是还不如北京学校的大,以及,国人对海外名校的认知大多局限于哈耶普斯麻以及牛津剑桥,那么大多数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将来岂不是更惨?”
“全国那么多孩子每年离开父母来到异乡求学,绝大多数人都会很快适应,学会照顾自己,并且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如果‘只有内心强大并且有追求’的孩子才能考虑出京,那么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内心不那么强大没什么远大追求的外地孩子干脆不要读大学好了。
所要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而不是担心孩子是否能够生活自理。”
“有个特别经典的金句,出自一中学宿舍老师: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纠结离京还是不离京的孩子,对于大学较松管理应该多比外地管理严格环境中出来的学生更适应,家长不比过度焦虑。出京不出京,应该考虑学校水平、发展,考虑孩子就业、升学,比焦虑能否适应这个更重要。”
“中立派”
“我觉得这个话题要仔细分别,不要简单标签化的判断。
首先说,京内企业单位并不存在对京外双一流学校的就业歧视问题。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是京外名校来的,他们的学校背景都是他们的加分项目,没有带来什么障碍。
其次,出京本身其实不值得讨论,应该讨论的其实是出到什么地方去。这里考虑的是在京外这四年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成长,并不是单纯追求一个本科就业的问题。”
“优点不少,可以去留京更好的学校,锻炼独立自主,增长见识......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家长对独生子女不放心。北京孩子的分数在外地大学里竞争力不高,毕业后肯定要回京,就业时连个师兄弟的就业圈子都没有,土著变北漂。"
“主要看孩子的想法,家长不要做主太多。”
梳理一下,孩子上大学,是留北京还是去外地,这不仅是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个伦理学问题,还是个社会学问题。在观教君看来,这几个原则值得圈友和考生家长参考:
深入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比如个人性格、学习及生活能力、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志愿填报上提供更精细化的参考,比如,结合考生分数,除了关注北京高校和外地高校在层次上的比较(如一本、二本;985、211,双一流),还需特别关注不同院校的专业优势,选择外地院校,需要兼顾学校层次和专业的双优势。
综合考虑,分清主次。做父母的,都希望为孩子考虑得尽可能周全,但面临选择尤其是重要选择,分清主次往往更关键,比如,如果要考虑去外地上学,那么,比起环境适应等因素,孩子的未来发展肯定是需要更优先考虑的要素。
尊重孩子的选择意愿。父母需要为考生的志愿填报提供全面、重要的建议,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孩子,这是保证孩子未来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高考前,“京城教育圈”曾和圈友们分享过一则“温馨高考校长寄语”,虽然出处无法考证,但对于曾经高考考场、今天或多或少拥有一些阅历的我们,这段话说得有理儿,有温度,也有透视人生的亮度。现在想来,放在最后,还比较应景:
文| 德宏观教
图片来源| 望京网、家长帮、京城教育圈等;
声明| 转载须联系授权
- 点赞!重庆酒楼一男子摔伤 幸遇成都志愿者齐施救
- 衡水:2000名志愿者助力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
- 关于中俄友谊,习近平提到过这些人那些事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 最新!关于中俄合作和东北亚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这样干
- 三分练,七分吃!减肥期,关于三餐那些事,怎么安排知道吗?
- “数读”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最新指示
- 沈北新区总工会百名志愿者助力创卫工作
- 石家庄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合作伙伴计划启动
- 志愿者帮贫困村民收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