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研究为城市公交服务升级提供机遇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大数据研究为城市公交服务升级提供机遇》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央广网科技7月9日消息(记者 贾斯曼) 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尽管公交运营车辆、线路和里程不断增加,但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已从2014年的781.88亿人次下降到2017的722.87亿人次。





7月8日,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和“车来了”公交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研究的《未来公交改变城市》在北京发布。该研究选取了国内25个不同类型城市,通过分析公交出行“大数据”,展现了不同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差异特点、公交服务水平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机遇。





其中,24个城市统计表明,早高峰城市大客流站的平均等车时间为7分钟,但受到交叉口信号延迟、道路拥堵和公交站点上下车耗时影响,公交到站不准时情况突出。





公交和小汽车高峰车内时间比较





但随着车载GPS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越发丰富与开放的公交数据,给城市公交大数据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性和无限机遇。海量客流和车辆运行数据,不仅使信息获取更为全面、局限性减少,也能挖掘出全天候动态居民出行需求分布,用于政策制定,更可以带动传统的公交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





中国占有全球90%以上的电动公交车,支付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如合肥、襄阳,已实现第三方QR支付、银行银闪付和手机运营NFC三种支付方式在所有公交线路上100%普及。由公交公司、车辆生产企业等发起的智能无人驾驶公交试验,也在深圳等城市出现。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大数据的涌现、新技术的革命与市场力量的助推为城市公交服务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随着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新能源技术相继涌现,未来城市出行将被重新定义。”





车来了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孙熙表示,借助大数据与创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公交也会如同共享单车、互联网约车、自动驾驶一样,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的价值,通过公交提速全面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最终优化居民乘车体验,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