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4小时】“浙”里科技最辉煌之科技改变生活

1

镜头一

  20世纪80年代初,浙西南山区,浙江最高峰——凤阳山下,岩后村的小季应届毕业考上大学,成了方圆几十里第一个大学生。那时候,从村里到省城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村里出发要走15里高低不平的小路,才有公路通往县城。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30多里公路,也全是砂石路面,偶尔驶过一辆汽车,总会尘土飞扬。报到的前两天,小季从村里到了县城,次日天刚蒙蒙亮,从县城汽车站出发,坐上开往金华的班车,再换乘火车。等抵达杭州时,已是晚上11 点多了,学校来接站的人都走了。这时的杭州火车站一带,路灯一片昏暗。经过“不见天日”三趟换乘,小季早已疲惫不堪,来省城读书的兴奋早已消散,只好呆呆地坐在候车室外,等候明天的到来。

  这样长途跋涉的场景,是当时全省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西、南、中部都是群山连绵,东部海岛星列,交通相当不便。浙西南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一辈子也没去过县城,更不用说省城。20世纪80年代,公路施工建设技术也十分落后,当时因建造紧水滩水库,需要在龙泉、云和两县交界的严山岭打通隧道,限于当时技术力量与施工条件,隧道被一再要求控制长度,最后只能沿山的两侧绕行一段再打。短短1300多米的隧道,当时已是全省最长的公路隧道,开通之时,还当作大新闻被媒体多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