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丨上港集团:老码头闯出新天地( 二 )

事实上,严俊口中看似轻松的比喻,恰是上港集团未来三到五年窗口期最希望培育起来的利润增长点。如今,上港集团越来越认识到,光靠码头主业来支撑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当前公司营收和利润都达到较高基数背景下,如何继续实现稳步增长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课题。

几十年港务工作练就一身“好水性”,摸透了这个行业的水深水浅,沿着港务产业链,上港集团还真找到了新门道。巩固码头主业,适时适度多元,包括在港口物流方面,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加快业务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在金融投资方面,先后入股了上海银行和邮储银行;在港口地产方面,未来几年也将进入收获期;在业务创新方面积极开动脑筋,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平台建设。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上港集团致力于打造三个平台。一是设备交接单EIR平台,覆盖货物流转的全流程,客户手机终端可视化,并且由此产生的产业链大数据可供各方所用;二是集卡预约平台,解决陆路进入上海港的集装箱运送方式,使集卡的使用效率最高,从而降低它在道路上行驶、等待的时间,让进出港口和滴滴打车一样便利;三是长江支线平台,通过上海港走的客户,托付集装箱就像买飞机票一样,通过平台可以自由方便的选择出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