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了三代军人,她写下别样的家庭传奇( 四 )

2

伟大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凝聚成最值得传承的国粹;亿万军人家庭的倾情奉献,沉淀为最应该珍视的家风。可我哪里会想到,短短1年多过去,会又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2017年10月17...

1950年,我嫁给了同乡蔡门。

蔡门虽穷,但向来积善,在四里八乡口碑很好。我这个当儿媳妇的,只有增光添彩的份儿。

淮海战役时,乡亲们想方设法支援前线。我把出嫁时娘给我的那只银手镯当了,换成银钱,买回了一堆布料和针线,给前方的解放军亲人缝制了几十双布鞋。后来听说,连陈老总都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

1975年,部队来征兵。我对大儿子蔡敬朋说:“好铁要打成钉子,好男就该当兵。孩儿,去吧!”

敬朋去了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当了一名铁道兵。那时,我总盼着他寄回家信。虽然他总是报喜不报忧,但我还是从他的书信中拼凑出了他当的是什么样的兵,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几千里之外的科尔沁大草原,冬天特别寒冷,滴水成冰。连队在大山深处开凿隧道,一帮后生咬着牙,挥动着钢钎,没日没夜。由于条件极为艰苦,孩子们经常吃到嘴里的,是和着雪水蒸煮的粗高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