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式折磨”终结 打击该出实锤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让“花式折磨”终结 打击该出实锤》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骚扰电话被人们称作“花式折磨”,它们不分时间地点地打进,干扰人们的生活。有的采取模拟人工,有的自动群呼,甚至还有的在拨通之后直接播放录音。在这种“折磨”下,人们的休息受打扰,工作被分神,正常的电话却容易被忽略。无论是吃饭、睡觉、开车还是看电视、上网,都无时无刻不受骚扰电话的干扰。明明是自己花钱买的手机,交的通话费,却成了骚扰者赚钱的渠道。





昨天,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文开展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半,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底,要彻底打击骚扰电话的气焰了。综合整治的方案是: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重点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实现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目标。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发布2018年6月的工作情况月报,详细列举了涉嫌违法类短信举报情况和涉嫌骚扰电话举报情况。贷款理财类、违规催收类和房地产中介类在举报中位列前三。也就是说,这三个行业是骚扰电话的“主力军”,是主要源头。一些中介人员使用的是多年来积累的客户信息,他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电话是拨给谁的,有的客户房子已经卖掉三年甚至五年了,还会接到询问是否售房的中介电话。有一些推销保险的业务员,拨通电话后知道客户姓名,但却搞不清客户的性别。这样的营销,已经失去意义,变成纯粹的骚扰。央视网称,中介服务机构漫天撒网打电话拉客,是一种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营销模式。





骚扰电话之所以如此放肆且随意,和运营商谋取利益分不开。此前,相关部门也曾对骚扰电话进行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运营商与骚扰电话的企业暗通曲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有运营商为其量身定制专线套餐。还有媒体称,骚扰电话通话1分钟,运营商可赚到5分钱。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滥用技术和个人信息,向外狂拨骚扰电话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13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要获得有效的成果,就必须对骚扰电话的整个利益链进行打击,包括终端的骚扰电话企业,包括源头的运营商,也包括设备提供和销售者。最为重要的是,要避免以前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一定要有实锤,让违法经营者彻底感到疼痛,感到违法成本的上升,不再那么狂妄肆虐。要有典型案例,该罚就罚,给后来者树立标版。同时,也应该在法律概念上进一步廓清骚扰电话的边界,这个概念清晰明了了,才能让人们的生活重回清净。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骚扰电话进行打击的时候,要严防一些企业“转移阵地”,把骚扰电话转变成骚扰短信。尤其是在一些网络销售高峰如“6·18”“双11”期间,通过短信轰炸进行营销,让很多人不胜其扰。所以,打击骚扰电话的同时,也该对骚扰短信进行治理。无论是骚扰电话还是骚扰短信,都属于在赚取本不存在的利益,实际上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因此,打击一定要坚决、有力、全面,要让人们树立信心,能感觉到这个痼疾是能治愈的。





本报评论员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