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骨骼有“备件”了吗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3D打印,骨骼有“备件”了吗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3D打印技术真的能让骨骼成为可以打印的“配件”吗?在智博会陆军军医大学生物智能制造展台,18个3D打印出的骨骼假体吸引了大量围观者。“看来以后每个人都可以事先给自己准备一些‘备件’和‘配件’了。”一位观众说。有的观众则一脸认真地探讨这些打印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能用来替代病变部位。





由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重庆市运动创伤研究所所长唐康来教授团队带来的这些3D打印骨骼假体,都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具有生物功能的个性化假体快速成型及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结果。唐康来说,这个项目的相关成果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完成了世界首例具有生物功能的3D打印全距骨假体植入手术,现在已拓展到髋、腕月骨、颅骨、颌面骨、牙齿、桡骨小头等个性化快速定制产品,突破了3D打印快印成型关键技术的瓶颈。





本次在智博会展出的18个3D打印骨骼假体中,距骨、月骨、桡骨小头已被证实为全球首创。





除了打印成的假体,生物智能制造展台还展示了打印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碱金属、合成材料)、无机材料(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有机材料(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据唐康来介绍,将3D打印运用到医疗领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造模型来辅助手术或教学,如3D打印骨导板和模块;第二阶段为简单支撑或承重结构,如3D打印颅骨、骨盆假体等,技术成熟度高,产品已用于临床;第三阶段为打印具有生物功能的骨与关节假体,通过3D打印恢复关节生物学功能,这也是未来五年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西南医院正处于该阶段的临床试用阶段,预计3到5年内可全面市场化使用;第四阶段为生物3D打印替代组织或器官,3D复合打印活细胞与支架结构重建组织或器官,然而,生物3D打印也有五个层级的应用,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





唐康来为本届智博会智慧医疗论坛上准备了一篇题为《生物智能制造机遇和挑战》的演讲。他说:“生物智能制造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生物智能制造必将成为工业G4.0(智能制造)最高层级:从打印简单组织到复杂器官,从3D打印要使用的材料细胞到组织器官,3D打印生物制造的发展必将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