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交流老子的一种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交流的主题——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还记得吗?

这是《老子》第十二章的全部内容,从这一篇章中,我们是不是看到一个非常“多”的现象?

再一起来看这个篇章的意思: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使人耳朵发聋,丰富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奇珍异宝令人产生占有想法,行为不轨。

从这章的本意中,我们知道了丰富多彩的事物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地,反而会引起我们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我们的判断力、鉴赏能力,所以“目盲”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正如《老子》第五章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说得太多则计穷,不如先沉静思考,以达到少说才能善于应变的目的,这就是《中庸》里强调的一个度。

我们再来看看“多”与“少”的结果,体现在《老子》第二十二章中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我想家人们通过这句话已经理解其中的意思了吧?

我直接用百度最直白的话语来解释: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低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这样鲜活的对比之后,就不难发现又回到了老子“为而不争”的思想里了,这个我们在上一次课已经详细分析过。

我们平常人看到的是不被重视的弯曲、低洼、破旧的东西,总想着怎么去完善它们,

但是老子却通过这样的对比,用《易经》阴阳的思维来说明这些规律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再一次证明了诵读国学经典应该先从《易经》开始,因为所有的经典里都蕴含着丰富的易理。

这如同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一样,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众人倾羡的骄子,让孩子学这样那样的才艺,凡跟兴趣沾边的,都恨不得全学了。

除了周末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甚至连周一至周五的时间也不放过,有加强班、奥数班、补习班等等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乱象?

是不是就是我们刚开始说的多则惑、五色令人目盲了?

我们的家长已经被这眼花缭乱的场景给迷乱了,只顾着一直赶路追赶,却忘了我们天生生而神灵的宝贝是否跟上来了,是否开心地跟上了。

家长们是遍地撒网,可是经过一阵忙活之后,收网时却发现寥寥无几,于是,来年又继续这样的恶性循环。

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小学二年级时,当孩子来到我身边,我也非常地超级“用心”,凡认识我的人无不赞叹我这位“用心”的妈妈!

之前也给我家宝宝报了许多的兴趣班,在报之前,我是对于每个班的老师及学校,并且都有试听老师的讲课,然后再进来一轮一轮地甄选,为的是给宝宝不浪费时间来有效学习。

那时我把所在片区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兴趣中心这些地方都了解打听过,

还经常陪课,如宝宝上课是两个小时,我也就会陪着两小时,除了出差的时间几乎每节课都有陪。

曾经也曾“自豪”地说:“我的时间就是宝宝的时间。”

可是我付出了这么多,不仅是时间,还有金钱,

而乖乖呢,她也同样付出了时间、精力来学习,可我们的得到的效果呢,却是极小极小的。

当时没读经典,没接触育心,不懂得老子的思想,但是也发现方向错了,需要改变方向,所以开始驻扎图书馆,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才小有斩获。

而仅仅看书,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规说的“少”呢?

是不是又回归到老子所强调的结果“少则得,多则惑”了呢?

而这些还只是概念上的“多”与“少”,从我们读经上来看,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少”就是抓住了根本。

我们育心经典的大家长赖国全老师早就给我们制定了“少则得”的规划,如每天只读3样经典,每样经典只读10分钟,一共30分钟,坚持读7天。够少了吧?

我们一起来找找“少”的参照物,就是以读《论语》为主的经典学习,他们主张大量读经、长时间读经。

而这个长时间、大量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是不是已经离开了生活、离开了这个社会?

我们读经典不是为了穿一套汉服、摇头晃脑地复古,而是要与当代社会与时俱进,要与社会接轨,这才是学习经典的初衷。

这种“多”的结果就是孩子双目呆滞,为读而读,为背而背,已经失去他们原本的童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让孩子长时间、大量地写作业,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是不是培养了一位应付考试的机器?

他还有创新意识吗?

这样的孩子未来能真正融入社会吗?

能在这个社会上奉献承担吗?

通过类比,育心经典的这个137累积式学习法的规划是不是就显得尤其的少而简单呀?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每天只需要半小时,用累积的方法坚持读下去即可。

而读经,只要求读就好了,目标是读到喜欢为止,前提是我们的父母必须要陪着孩子一起每天半小时读经。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少而简单”的结果:赖思佳经过十年的坚持,她目前的优秀我们成人都无法比拟,儿时的优异同样也是经典宝贝们的楷模、榜样。

在今年8月4日的全国经典宝贝考核比赛中,有在现场或是观看了全程转播的家人,至今都很震憾吧!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来自全国89位经典宝贝带来了各自的精彩,最高取得60级,甚至一个5岁的小朋友取得了41级的成绩(每背诵1000字为1级)。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他们取得了多少级的成绩,单就从自信大方、阳光积极的精神上,就已经超越了大量读经、长时间读经的宝贝们!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这样的宝贝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成长为经世济用的人才,有没有可能?

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这个结果,不是靠“多”而来的,而是靠每天的点点累积。

在《老子》的第六十四章里也对“多”与“少”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的,遵道而行,积小以高大!

这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在于我们最开始一点一滴,细微之处“少”的积累,才能积小成多、聚沙成塔,取得“多”的收获,

所以才应了这句“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要能做到这点,成功不是问题。

这同样也适用我们父母的工作生活,因为厚积才能薄发,

这里的薄与厚,其实跟我们讨论的“多”与“少”,是同一个道理。

在生活中,这样“多”与“少”的辩证关系也有许多,正如《易经》云“百姓日用而不知”。

如同我们的父母一样,每天穿梭在不同的育儿群里,奔波于工作职场之间,应酬于各类饭局之中,然后我们的“少则得”在哪里?

我们孩子的根在哪里?

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很多的父母不知道的是,只要我们每天少一点点应酬、早晨早起一点点,在网上、地面少逛一点点,肯定不是,而是每天都收获着你看不见的惊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收获将会呈几何倍数增加,这些良好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终生。

只要用心每天都能发现变化。收获的是个不规而正,大格局的孩子。

是的,智慧的妈妈们已经找到了秘决。

这才仅仅是孩子收获的“多”,反观我们自己呢,陪着孩子一起努力成长、学习,在育心经典这个平台上,无数的普通家长成长为指导师、讲师、主持、整理和编辑等等,更是收获了一个为之终身奋斗的育心事业。

那么今天关于《老子》中“多”与“少”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上的运用,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中,亲爱的家人们,您准备选择“少则得”还是“多则惑”呢?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分享结束,

下面做简单的点评:

《老子》富含哲理,饱满智慧,让热爱智慧的我们欲罢不能。我们就“少”与“多”,

用《老子》思维,结合我们现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分析的非常透彻。

观目前教育,

五音已令我们耳聋、五色已令我们目盲,遍地而飞的早教、培训,已让我们身心疲惫,无从选择。

生活中,五味已令我们身体难以承受,冰冻的、刺激的、重口味的在诱惑着我们的胃口。

驰骋田猎,已令我们心发狂,每到节假日,到处蜂拥而上的旅游项目,且处处人满为患。

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到底收获了多少?

许老师用用亲身实践证实了《老子》中讲的“多则惑”。

因为“惑”,收获亦“少”。

我们如何在这乱象中不被迷惑,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孩子不被乱象所迷惑,我们如何做到“少则得”呢?

选择育心,采用大道至简的累积式教育法,一天一点点,是不是很少?

但是收获呈几何倍数增加了,养成了孩子读书的良好习惯、从经典中汲取的圣人智慧将会伴随孩子终生。

孩子完全可以在这乱象中作出智慧的生活选择。

亲爱的家人们,《老子》是宝,《易经》是宝 ……“育心”更是宝,

无数的家人已经用她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真诚的分享告诉了我们这些。

我们拥有“育心”,唯有珍惜;

还没有拥有的,加入“育心”吧。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让我们每天137,汲取天地智慧,拥有智慧人生!

我今天的学习交流到此结束。感恩赖老师,感恩家人们。

记住这句话了吗?

《老子》中的那句:“少则得,多则惑”。

同样,在读经问题上,有人提倡大量读经,长时间读经,结果读经的孩子双目呆滞,为读而读,为背而背,失去了他们原本的童真。

而我们育心提出的137累积学习法,每天只需要半小时,只要坚持下去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读经宝贝不仅能背诵经典,而且自信大方、阳光积极。

正如《易经》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137累积法,大道至简,他的神奇我们育心人深受其益。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找到教育孩子的根本,让经典来给孩子童蒙养正,每天的半小时坚持,那么孩子收获仅仅是一点点吗?

最后以课程里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课程:《老子》中“多”与“少”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上的运用,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中,

亲爱的家人们,您准备选择“少则得”还是“多则惑”呢?

相信智慧的家人们已经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对吗?

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经典!感恩赖老师!感恩所有推广经典的家长和朋友们!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感恩大家的聆听!

在育心成长的秘决就是:整理就是学习,分享就是成长,坚持就是进步,付出就是收获!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很关心教育。

那么,大家现在所关心的教育是不是能够让我们放心呢?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送到小学,

送到初中、高中,

送到大学,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看了以上分享,您还认为教育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了吗?

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来育心经典平台,我们做父母的好好学习改变,孩子不进步都是不可能的。

附录:十大错误观念说

生活中,我们真的有太多太多的错误:

第一大错误:认为教育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表现为重学校,轻家庭。

第二大错误:认为生病了找医生,送到医院就行了。表现为重治疗,轻养生。

第三大错误:各种培训班遍地开花,认为培养孩子成才就是让孩子学才艺。表现为重技能,轻道德。

第四大错误:认为读经就是读《弟子规》《三字经》,或者《论语》就可以了。当前各地读经私塾基本如此,专家也是这样引导的。表现为重规论,轻根经。

第五大错误:认为喝牛奶能够补钙,孩子们天生就缺钙。

第六大错误:认为开卷有益,只要是书,多读就是好的。

第七大错误:认为多吃肉有营养,吃什么补什么。

第八大错误: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只要是朋友就好。

第九大错误:选择老师看名气,以为名气越大就越好。

第十大错误:消费习惯错误。吃饭喝酒抢着买单,培养孩子技能、到医院看病决不手软,唯独对孩子读经、学习真正的道德学问就手软。

这些错误观念,当世无数的人都根深蒂固。

很多人就在这些错误之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他们的一生。

一脑子的错误,这样的人生能够健康幸福吗?





对生活都有疑问、

对教育都很盲目、

对孩子完全没办法的新老朋友,可以加我微信号,领取提问模板,

从《老子》(《道德经》)看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你爱孩子,我会告诉你,应该怎么爱;

你关心教育,我就告诉你,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你想成长,我就告诉你,如何快速成长自己。

以下课堂均为免费,请尽管放心积极主动去学习。

明德之家YY语音频道早课安排:

时间:早上5:40-6:40

周一:家长课堂

周二:文化讲坛

周三:养生有道

周四:文化论坛

周五:心灵之约

周六:日记分享

明德之家QQ群/微信群文字日课安排:

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10点。

地点:明德之家QQ群/微信群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微信公众号:育心经典张娟

然后在微信文字编辑栏,回复数字,获得更多分享:

回复1.即时阅读《大易教育》(重点阅读)

回复2.即时阅读《大智慧教育》(重点阅读)

回复3.即时阅读《育心经典的真实价值》

回复4.即时阅读《家庭教育中的八大宗罪》

回复5.即时阅读《育心经典的七大创新》

回复6.即时阅读《大使命教育》(重点阅读)

回复7.即时阅读《大易归来》

回复8.即时了解《试听音频视频》

回复9.即时围观《用户分享》

回复10.即时获得往期回顾,查看历史消息。

回复11.即时学习往期的经典演绎《易经》

回复12.即时获取官方正版教材店铺链接。

回复13.即时加我为微信好友,申请进学习成长平台。

回复14.即时获取学习成长平台,公益课程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