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做支撑,而这些基础设施的飞速建设离不开一种非常关键的设备——盾构机。盾构机又称隧道掘进机,用它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地面交通等特点,享有“工程机械之王”的美称。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以前,中国盾构机技术不成熟,只能从德国或日本进口盾构机,造价往往数亿人民币一台。这些国家不仅高价卖给中国,售后还非常差。若在施工中盾构机出现问题,则还要请国外专家来修理。这些专家每天领近万元的工资,却常常消极怠工,导致整个工程停顿,造成每天数百万的损失。此外,中国对盾构机的需求十分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让中国需求占到了世界的60%以上。打破国外垄断,掌握盾构机的核心技术,这个目标始终激励着中国的科研人员。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2010年,新的盾构及挖掘技术科研团队正式开始组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这个团队已经承担了47项科研项目,有28项科研成果获得科技成果奖励。中国已经能够建造完全自主研发建设的直径达15.03米的盾构机,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盾构机的核心技术,完全打破了由外国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此外,中国还可以制造横断面宽10.122米、高7.27米,世界上最大的矩形盾构机。该团队负责人说到,“盾构国产化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做就做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该团队启动了盾构行业和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同时还主办学术交流与培训,提升和扩大行业影响力与知名度,逐步成为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前不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及复合型盾构的研制和应用”通过测试,该盾构机直径达到11.22米,整套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泥水平衡控制精确、波动小。这表明中国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大型盾构技术的知识产权。工程专家称,盾构及挖掘技术是隧道科技未来的使命所在。中国盾构机科研团队为我国隧道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现世界领跑做出了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创新突破。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

如今,中国不仅结束了“洋盾构”控制中国市场的历史,占领了大部分国内市场,而且出口到以色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国外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目前,中国盾构机生产制造已突破1500台,这些设备因技术先进、价格低廉受到许多国家青睐。中国中铁高级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在研发掘进机器人,中国盾构机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国也将从盾构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欢迎新朋友关注“云石”,查看更多有意思的内容。关注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自动识别,即可。

强!中国突破德日这一技术封锁,从追随者变引领者:进口变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