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垃圾找个好“归宿”

《为垃圾找个好“归宿”》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近日跟朋友闲聊垃圾分类丢弃,不禁想到去年4月曾经采访过的芬兰,那里“变废为宝”的垃圾处理系统,分类细致,技术先进,很令芬兰人骄傲。





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芬兰人对待这些“宝贵资源”的做法,就是将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送垃圾去该去的地方,给它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为垃圾找一个好“归宿”,是从细致的垃圾分类开始的。





芬兰每年产生各种垃圾7000万吨,仅在首都赫尔辛基地区,每年人均生活垃圾达到315公斤以上。芬兰的垃圾法明确规定,垃圾制造者必须将垃圾进行分类,然后由垃圾车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所以,垃圾的分类、回收和返回是芬兰家庭每日必做的事情。垃圾处理部门会向每家每户分发《垃圾分类手册》,帮助居民了解垃圾应该如何分类。芬兰环境部的废物处理专家西里耶·斯坦说,“注重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环保方式,可从自身做起。”





分析表明,每家每户的垃圾中,1/3是可堆肥有机垃圾,约1/5是废纸,约1/5是塑料,剩下的部分主要包括纺织品和包装材料,如玻璃、纸箱和金属。据此,芬兰将日常垃圾大致分为六小类:纸类,如报纸、信纸等干燥干净纸张,经过清洁墨渍、污迹,大部分材料被重新用于新闻纸制造;纸板,卡纸或纸板包装如牛奶盒、卷筒纸的内芯等,经过分拣、清洗、碎浆,再次制成纸板;玻璃,商品包装的玻璃瓶或玻璃罐,不包括玻璃杯、镜子、耐热玻璃等,经过处理,重新制成玻璃包装;金属,如罐头、干净的铝箔纸、钉子等,重新制成金属包装;果皮、茶包等餐厨垃圾用纸袋、报纸、纸盒DIY包装,送到废料处理厂处理生产沼气,剩余残渣最终堆肥;无法参与分类的垃圾如塑料,经过清洁化焚烧,产生电能或热能。





这样的分类也许有些繁琐,但这是使垃圾“变废为宝”的前提。芬兰各城镇用于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的所有费用,均来自各类用户缴纳的垃圾处理费,而分类过的垃圾,收费会相对便宜。例如,分类过的生物垃圾所收费用比混合垃圾低40%。





芬兰朋友说,“几乎所有稍大一点的超市入口处,都会有回收塑料瓶及玻璃瓶的自动回收机,只需要把瓶子轻轻一放,就可以收到一张能在超市购物的现金券。”芬兰的瓶罐押金系统,使玻璃瓶罐回收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铝制饮料罐和塑料瓶回收率分别是96%和94%。根据芬兰回收包装公司Palpa的数据,2016年共有超过8万吨的各种原料得到了回收。





在大卖场附近,还有专门回收干净衣服的回收箱。大件家具或电器、有害垃圾(如电池、灯泡)等不能随意丢弃的物件,则需送至专门回收点,或有偿的上门回收。当不确定某种垃圾该如何分类、丢弃至何处时,在指定网站输入物品名称,便可得到分类建议或找到离你最近的回收点。





另外的垃圾“出路”就是跳蚤市场或二手店。在芬兰,有个全城参与跳蚤市场的“清洁日”。这天,任何人都可以摆摊行商。家中不需要的书籍、衣物、家居用品等被嫌弃遗忘的物件,会在这天找到新主人。赫尔辛基“清洁日”每年举办两次,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在赫尔辛基大区,混合无害垃圾通常会被运送至万塔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每年大约焚烧36万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可以满足这个地区集中供暖需求的1/2,同时还能补充这一地区每年约30%的电力需求。得益于此,2016年,万塔地区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40%,碳排放减少了约15%。而通过冷却沉降、静电吸尘、活性炭吸附等技术手段,垃圾焚烧中产生的废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那句很有意思的广告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在我们眼前至少已出现了20年,现在,可回收、不可回收及餐厨垃圾简单分类的垃圾桶也摆放在了公共场所、住宅小区,但垃圾桶里的“内容”是否真的与垃圾桶标识一致,只能是“谁看谁知道”。即使做到了简单分类,垃圾车来了之后又会将三个垃圾桶里的东西混装拉走。在芬兰工作过的朋友说,“从芬兰回来后每次扔垃圾前都略有迟疑、扔完后颇感愧疚……”(刘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