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盘点互联网金融中的各种套路!
套路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用户对某个领域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或者信息方面存在偏差。其实只要个人冷静下来思考,有些不合理的套路注定就是不会长久的。互联网金融中的套路不仅是在放款端,理财端也一样存在,下面就说说一些常见的套路。
一、低息甚至免息借款套路
平台开着就是为了赚钱,开平台的人不是白求恩。线下个人就见到过所谓的贷款利息低至几厘甚至免息贷款,其实这些仅仅是一个包装的套路。虽然给借款人利息非常低,但手续费高的起爆,或者故意诱导借款人逾期收高罚息,实际算下来借款综合年化成本说不定比其它平台都还高。
这个套路在部分“银行”的贷款或者所谓的办信用卡里面也存在,的确是有免息期,但免息期限很短,一次性扣除的手续费还不低,这类也是变相的包装手法。
建议:不仅要看到借款利息低,还是要会算借款综合成本。
二、高评估成数放款
有些借款人需要的钱比较多,但抵押物估值又只有那么一点,所以需要较高的放款额度,个人在线下见过有最高成数给到评估价的13成,这类情况里面往往也有很多套路,成数虽然可以给借款人高一点,但把借款保证金比例拔高些,就不会担心你借款人不要抵押物而不还钱。
建议:不要只看放款成数,要看借款的综合成本。
三、信息不对称
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借款人跑去某平台借钱,谈的是借款利率为月息一分,手续费是3%,其它费用1000块,期限2个月,借款人高高兴兴的过来了,合同也在开始签了,签到具体费用是,放款的公司说手续费是11%,借款人第一次听到直接傻眼了,然后反问不是说手续费只收3%吗,怎么收11%呢?放款公司回的就是我们只收3%,其它的8%是别人收的,不信你打电话过去问吧,借款人把电话打过去询问,确实也跟平台说的情况一样。借款人最后还是把字签了,没办法啊,等着急用钱。这类往往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理财端其实也有这类现象,投的都是一流高大尚超级赚钱的平台,长期投资的,有人只能拿年化6%,有人能拿到11%以上,这些往往也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造成的。
建议:无论是理财端还是借款端,尽量找懂行的熟人办事,国人的人情味很浓的,这个能少吃信息不对称的亏。
四、高息的诱惑
虽然我们天天喊抵制高息诱惑,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往收益更高的平台靠拢,这方面在独自玩网贷还不太喜欢跟其他人交流的投资人身上出现的情况最多,这一类人几乎都吃过追高息踩雷的亏,人啊,往往不吃一次亏是不会长记性的,如果一直不吃亏的,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压制不住贪欲去玩日息的旁氏骗局去了。早点吃个小亏,及时刹住车,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建议:一定要抵制住高息的诱惑,这个抵制诱惑是一门很强的心理学。
五、被高大尚包装套路
这一类的典型平台可能最形象的就是15年的e租宝,天天央视广告地毯式轰炸,办公用的超级豪车、超级气派的办公场地,让所有人看它表面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上那些都是包装的套路,即使像今年出事的妙资金融,表面看起来也很高大上,国字号互金协会,基金牌照,高级GY莅临考察,超过十年的老牌公司,这些包装累加到一个平台上,看起来这平台不像是一个会出问题的平台,但它资金链还是出问题了,所以这些包装也仅仅是套路之一。
建议:不要盲目迷信平台的表面包装。
六、红包套路
这一块部分平台有这么一类手法,给投资人发大红包,动不动数百金额,然后要求您必须投多长期限以上的标,而且投资金额达到多少以上,才能抵扣千分之一,或者千分之几。不太懂的投资人看见红包就心动,不把它用完浑身不舒服,然后砸钱进去,最后一细算,加息幅度只有千分之几,这类套路包装的套路也挺多的。
建议:投之前一定要看好这些优惠券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加息额度。
七、跟平台玩谁跑的快
有部分投资人有这么一个观念,认为拿点钱去投机,投点短期的,平台在自己的钱到期之前应该不会出问题。其实不然,个人见过有一家平台上午上线,下午老板就卷款跑路的,这类投机行为,投资人是无论如何都跑不过平台,上线一两天后就跑路的平台也有发生过。
建议:最好就不要去投机,找发展潜力好一些的,处在上升期的平台,或者靠谱些知名平台投资,风险能小的多。
总之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套路非常多,无论是投资还是借款前,一定要把它的产品考虑清楚,是否有长期可行性,如果是长期不可持续的,那种模式往往就很难长久,说不定别人还给自己挖个大坑。
喜欢我们文章的,可以点击“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lsdf628),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