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洋私募”A股基金诞生 国际资管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瑞银资产管理(下称“瑞银资管”)11月20日宣布,其在中国境内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其首只境内私募证券基金产品“瑞银中国股票精选私募基金一号”。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A股市场,面向中国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及高净值投资者。
“该基金现已完成初始份额的募集,并且已向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完成后将面向更多投资者进行资金募集。我们遵循的是聚焦行业龙头的主动管理型投资策略。主要关注战略行业,并聚焦行业龙头,注重基本面研究及企业质量审查,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我们尤为关注有望从中国结构性改革中受益并具备增长潜力的行业,比如医疗保健和日用消费品。”管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子正11月21日通过书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该产品的推出,使得瑞银资管成为首家在中国推出境内股票型私募证券基金的外资资管机构。此前,首个由外资资管推出的境内私募基金为“富达中国债券1号私募基金”,由富达国际的WFOE富达利泰在今年5月发布,主要投资于国内债券市场。
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PFM WFOE”),即境内设立、境内募集、境内投资,不涉及跨境资本流动,是落实中美、中英有关对话成果、兑现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承诺的具体举措。
近两年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国际资管正在加速布局中国私募市场。除了瑞银资管和富达国际外,11月9日,基金业协会又批准了3家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包括惠理投资、景顺纵横投资、和路博迈投资。至此,已有7家外资私募机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除上述机构外,还包括富敦和英仕曼。
外资独资私募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本土化
“目前外资在境内公募市场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外方在合资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上限为49%,即便是刚宣布的51%持股比新政,外方要实现控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国际资管未来一段时间对PFM WFOE仍将维持较高的兴趣,因为中国财富的增长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商机。”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管理合伙人方健11月21日通过电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另据上海浦东新区政府网站今年7月公布的信息显示,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已有贝莱德、领航、富达、JP摩根、安联保险、纽银梅隆、安盛集团、德意志银行等8家设立了资管类WFOE,全球排名前50的机构中,已有约半数在陆家嘴设立了资管类WFOE。
资管类WFOE设立了不少,相比之下,已获得私募资格的机构数量不多。国际资管在中国内地设立PFM WFOE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成立WFOE,第二步是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且登记完成后六个月内必须备案首只基金产品。
“据我了解,有些机构的私募资格正在申请中;有的还在观望当中,一方面是因为对国内市场不熟悉,不知相对国内同业的优势如何;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能否及时募集到资金有些犹豫,所以选择先观望。”方健说。
在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政策放开之前,不少国际资管已获得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资格和额度,可以在境内募资人民币投资海外市场。不过,近年来由于外汇形势的变化,QDLP的审批有所放缓。
“这些外资独资私募未来发展顺利与否,关键还要看其本土化的进展,毕竟国际市场和境内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未来QDLP和独资境内私募业务能否打通,实现境内外联动,如果可以的话,相信这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国际资管的优势也将愈发凸显。”方健说。
基金管理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在开拓独资实体之前,许多国际资管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以合资的方式参与境内资管业。近期,相关政策又取得了进展,11月10日举行的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放宽外国投资者的持股限制,其中之一便是,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不同国际资产管理人的诉求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希望绝对控股,有的可能希望继续与中方合作,利用其销售渠道和其他资源。当然,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受到国际资产管理机构的欢迎,这至少为其在中国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高伟绅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刘天峰11月21日书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称。
以瑞银资管为例,该公司于2005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合作的合资企业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提供在岸公募基金管理服务。据该公司官网显示,外方即瑞银集团的持股比例达49%。
“对于外资限制的放开,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过往许多外资不愿意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原因就是因49%的持股上限无法得到控制权。另外,就中外双方的合资经历而言,存在理念不合的现象,还出现了一些外方退出的案例。未来投资比例不受限的话,会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精于公募业务的国际资管来说,在上述新政宣布后,可能就不急于成立WOFE或者推私募产品,他们可能会选择等候新政的时间表,看具体计划再行动。”方健说。
相关分析指出,国际资管加速布局和政策层面对外资的进一步放开,将给本土市场带来包括引入更多良性竞争等诸多影响。
“中国市场是国际资管行业中一个重要和不能忽略的市场。中国资管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规模和品质上飞速发展。本土资管机构已经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在某些领域已经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放宽引进外资进入,同时维持有效监管,将非常有利于引入良性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活力和质量。”奋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柳宇华11月21日通过书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境内市场的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其次,更多的国际资产管理经验会被带入中国,特别是当前国内市场特别稀缺的定量化风险管理经验。当然,国际资产管理人也必须适应中国的市场,为中国客户做出一定调整,因此,他们可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刚刚就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监管机关可能会很快出台法规并实施一系列措施,统一各类资产管理的监管标准,引导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刘天峰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如何挑选出优质基金,实现财富快速增值?
- 人工智能未来三年发展行动落地 这些上市公司拟设立产业基金率先
- 厚积薄发 博时基金再夺两大奖项
- 基金经理常是狂妄自大患者
- 汕大4名90后女生划艇挑战横渡大西洋,获李嘉诚基金会支持
- 青海省汇爱公益基金会积极开展慈善活动
- 新规速递|财政部印发《新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
- 【房产】西安一小区物业想 动 大修基金 业主不同意
- 私募基金拆分术:私募基金份额拆分集合购买大揭秘
- 好买财富曾令华:基金投资赢在钝感力,以数据为证